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的通知》為目標,在推進“放管服”改革、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產業計量、能源資源計量、誠信計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量傳溯源體系逐步完善,計量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計量工作在促進高質量發展、服務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安徽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以2019年世界計量日紀念活動為契機,安徽在全省開展一次強檢工作提升年行動攻堅戰,著力提升安徽計量強檢覆蓋率。
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
計量強檢工作提升年行動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準確把握“一二三四九”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明目標、找差距、定措施、補短板、抓落實、求實效,確保強檢工作提升年專項行動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圍繞一個核心。通過進一步提升計量技術能力、計量信息化水平、強檢覆蓋率和構建誠信計量長效機制,不斷夯實計量科技基礎,增強計量服務保障能力,提高計量監管水平,全面推動安徽計量工作上臺階。提升強檢覆蓋率是此次強檢工作提升年專項行動的核心目標、重中之重。市場監管部門必須圍繞核心目標,按照“應檢盡檢、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要求,認真履行強檢定點定期管理職責,統籌安排強檢計劃和檢定任務,確保到2020年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強檢覆蓋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緊扣兩大主題。強檢工作提升年專項行動緊扣兩大主題:一是“依法計量”。實施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是《計量法》的重要內容,既是市場監管行政部門進行法制監督的重要任務,也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等技術機構的重要職責。強檢計量器具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數量多,影響大,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廣大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國家、集體和消費者利益,市場監管部門必須依法履職,既不能不作為、慢作為,也不能亂作為、假作為。二是“嚴格監管”。計量欺詐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破壞了公平的市場秩序,還損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壞了公平的營商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履行監管責任,從嚴打擊非法經營者的計量欺詐違法行為。
落實三方責任。在計量強檢工作提升年專項行動中,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好三方責任:一是送檢單位或者個人要承擔主體責任,按照“應報盡報”要求,對在用強檢計量器具登記造冊、申報備案和按時送檢,并加強對強檢計量器具使用的日常管理。二是計量技術機構要承擔檢定責任,按照“應檢盡檢”要求,根據自身資質能力和強檢明細目錄,依法受理和組織開展好強檢業務,保質保量完成檢定任務。三是市場監管部門要承擔監管責任,按照“應管盡管”要求,加強對強檢工作的監督管理,重點對強檢計量器具使用、備案承諾、檢定等各環節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強檢主體責任和檢定責任有效落實。
聚焦四個領域。聚焦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四個領域并且列入強檢目錄的60項117種工作計量器具,組織開展強制性檢定,共同發力、兜住底線。涉及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三個領域,主動爭取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把強檢工作落到實處。
突出九種重點。針對列入國家重點管理的九種計量器具:加油機、粉塵測量儀、出租車計價器、衡器、甲烷測定器(瓦斯計)和水、電、氣、熱“四表”,都與老百姓生活或安全防護密切相關,占到安徽省80%以上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按照“就地就近、經濟合理”的原則,著力提高九種重點管理的計量器具的監管能力,扎扎實實做好強檢工作。
有效銜接、有力推動、有效開展
安徽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思想、轉變工作理念,定位在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秩序、防范市場風險、重視消費維權上來,突出保障質量和改善民生,保證量值準確可靠,全面提升計量器具強檢覆蓋率;嚴格按照《加快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的指導意見》,圍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履行好本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的主體責任,重點抓好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及區域特色產業相關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不斷提升計量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對重點領域計量器具開展專項整治和檢查,全面提升強檢計量器具受檢率。
在全省部署開展為期4個月的集貿市場專項整治,規范集貿市場經營管理,創新計量監管模式,安慶市市場監管局率先在菜市場試行監管“六統一”工作規范,統一亮照經營,統一計量管理,統一農藥殘檢,統一明碼標價,統一誠信公示,統一投訴制度。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全省部署開展民用“三表”摸底備案工作,明確了新建住宅建筑民用“三表”安裝質量的驗收環節,明確了民用“三表”抽查比例原則上不低于檢查對象的5%,強調市場監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行部門聯動,開展聯合檢查,加強對安裝質量不合格民用“三表”、民用“三表”輪換制度執行不到位等行為查處力度,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通過開展為期5個月的眼鏡制配場所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對計量器具進行全面摸底備案,對眼鏡制配場所實施動態化和規范化管理。加強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對加油站加油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計量授權監督管理的通知》,加強計量授權事中事后監管,強化責任追究和層級監督,嚴格授權機構在授權區域和項目開展量值傳遞工作。建立強檢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將強檢覆蓋率納入各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評價指標中,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形成責任傳導機制,通過強檢工作專項督查,對拒絕、推諉強檢任務等行為,堅決追究責任。
全面提升安徽計量強檢覆蓋率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強檢工作提升年行動的有效實施,到2020年,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計量監管機制。以強化法制計量,推動安徽工業計量水平的提升,促進安徽科學計量能力的提高。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3000項,其中省級最高計量標準達到150項。全省實現計量標準、標準物質和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95%以上。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全省服務行業誠信計量示范單位達到3000家。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勇于擔當,把計量強檢工作提升年專項行動落細、落實,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