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
彭博社記者: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成功使數億人脫貧。現在中國進入新時代,顯然在新時代,中國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復雜。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以后,特別是在吸引外資和促進外貿方面,奉行的改革開放模式會跟原來40年有什么不同?
李克強總理:
如果說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的話,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中國經濟已經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經濟,關上門等于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路。
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我們要較大幅度地降低進口稅率,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對于服務貿易,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我們會加大放寬準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寬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我們還會全面放開制造業。
我們的努力方向還是要使13億人的市場成為中外企業、各類所有制企業都可以公平競爭的市場,給中國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促使中國產品和服務升級,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開放是雙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雙人劃船,光靠單人使力,這個船只能原地打轉。只有兩人同向用力才能繼續前進。謝謝。
關鍵詞:“放管服”改革與市場監管
中國日報記者:
總理您好,在今年兩會期間,我們注意到有代表和委員提出關于“放管服”改革的意見,大家說要像過去抓GDP一樣抓“放管服”改革,但同時也有人說,中國目前的制度性成本還是很高,辦事還是比較難。那么請問總理,咱們的“放管服”改革要放多少?“放”了以后該怎么管?是否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謝謝。
李克強總理:
我們要見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點逼近離市場、群眾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
所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那就是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掉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一律取消?,F在我們開辦企業的時間經過幾年的努力,可以說已經降了不少了,但是全國平均還有22天,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項目施工許可的辦理時間就更長了,所以必須減繁。這六個“一”都是減,再加上減稅、減費,這是動政府“奶酪”的,是傷筋動骨的改革。
當然,要放得開,還必須管得住、管得好。我們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就是要管住市場秩序,對那些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乃至于搞不正當壟斷的,就要把它驅逐出市場,甚至嚴加懲罰,因為它妨礙公平、阻礙創新,也有悖社會道德。市場活力和人文精神是相輔相成的。當然,我們加強監管,也要注意防止擾民。比如這次機構改革,我們就把涉及市場監管的一些部門合并了,推進綜合執法,避免多個“大蓋帽”去管一個小商販。
“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公平,“管”也是要觸動利益的。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