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就“質量提升”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本報記者 周維海攝 |
![]() |
本報記者張蓋倫提問。 本報記者 周維海攝 |
“你們科技日報關心科技,科技和質檢啊……”還沒等翻譯開口,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就開始了“搶答”?!罢f到興奮點,搶話了?!币庾R到自己“無視”了翻譯,支樹平笑了起來。
這是14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質檢總局專場記者會上的一幕。觸及支樹平興奮點的,是科技日報記者提出的關于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問題?!斑@確實是關系到中國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的工作?!敝淦秸f。
國家質量技術基礎是國際通行的概念,它指的是“計量、標準、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這是一條完整的技術鏈條,不僅給質量提供支撐,更是保障國民經濟有序運行、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基礎。
支樹平表示,我國國家質量技術基礎工作總體向好,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了統一集中的行政管理體系,還有了比較完備的技術體系。
不過,支樹平坦言,和國際先進水平比,我國差距還比較明顯。我國被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排名世界第四,僅為第一名美國的53%。國際標準幾萬項,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才剛剛接近1%?!熬驮谧罱?,我國在認證認可方面剛剛實現零的突破,引領發光二極管國際認證制度建立。”
如何加強這方面的建設?支樹平表示,科技部設立了“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這個批給了我們,我們要加緊做”。更重要的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國家質量技術基礎概念研究透。“現代生產條件下,不是說管嚴點、管細點就能把質量搞上去。這是不行的,必須從質量技術基礎抓起。質量的差距和煩惱很大程度上是質量技術基礎的差距和煩惱。”支樹平強調。
國家質量技術基礎,也可翻譯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支樹平說,它和交通、通訊、水利、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一樣,甚至可以說是基礎的基礎,應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加快建設?!翱梢哉f,哪一天中國質量技術基礎上去了,中國的質量就上去了?!?/FONT>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