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研發“蛋糕”新“切法”:統一平臺+五類計劃
發布時間:2015-01-23
作者:
來源:科技部
瀏覽:2896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余曉潔、吳晶晶)每年涉及上千億元資金的近百項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大蛋糕”將在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上,按照優化整合后的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進行“切割”、運行。
現有的、政府各部門條塊分割的各類科技計劃經費渠道將不再保留。
時間表:三年過渡期
這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有確切的時間表。
已獲批準、即將出臺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2014年就要啟動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建設,在重點領域先行組織部分重點專項進行試點。2015至2016年,基本完成平臺建設和各類科技計劃的優化整合,實現科技計劃安排和預算配置的統籌協調。2017年,經過三年的改革過渡期,全面按照優化整合后的五類科技計劃運行,并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改革。
新平臺:公開統一
旨在破解九龍治水、條塊分割,科技計劃“碎片化”的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究竟是什么構架?
《方案》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建立科技計劃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建立由科技部門牽頭,財政、發改等相關部門參加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聯席會議,加強統籌規劃。共同制定議事規則,負責審議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布局與設置、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的設立、專業機構的遴選擇優等事項。
二是依托專業機構管理項目。組建一批專業化項目管理機構。專業機構負責受理項目申請,組織項目評審立項,過程管理和驗收。
三是設立戰略咨詢和綜合評審委員會。為聯席會議的決策提供咨詢,提供支撐。統一對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和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提供決策咨詢,對項目評審提出指導意見,對特別重大的項目組織評審。
四是建立統一的評估和監管機制。從任何渠道下去的,中央財政的,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由科技部、財政部統一監管。監督和評估結果作為財政后續支持的重要依據,提高科技投入的績效,多出成果和人才。
五是建立動態調整和終止機制。定期評估,非因科學研究正常原因實施效果不好的,或者已經完成歷史使命的,就要及時調整或終止。
六是完善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為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宏觀統籌和信息公開提供技術支撐,并主動向社會公開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新格局:五類計劃
根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新要求、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的新定位和科技創新呈現出的新態勢新特征,《方案》提出新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加強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團隊建設,增強我國源頭創新能力。
二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產品和重大產業化目標,在設定時限內進行集成式協同攻關,解決國際科技競爭中“卡脖子”問題。
三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主要領域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的瓶頸問題。
四是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通過風險補償、后補助、創投引導等方式,按照市場規律引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資本化、產業化。
五是基地和人才專項。加強科研條件建設,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打造國家科技創新高地,支持創新人才和優秀團隊的科研工作。
這五個方面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均納入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