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政策要聞

構建產業計量新發展格局 著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2-27 作者: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 來源:《市場監督管理》2024年第3期 瀏覽:2508

計量被喻為工業生產的“眼睛”和“神經”,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要實現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離不開計量基礎保障?,F代化產業體系是我國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加快建設以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時代所需、發展所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計量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計量事業得到快速發展?;A性、前沿性和共性計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現,服務產業發展的量值溯源體系更加完善,獲得國際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計量在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產業計量由于定位準確、成效突出,以計量測試的杠桿撬動產業發展的痛點,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從中央到地方,從市場監管總局到有關部門,從行業到區域,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為更好發揮計量服務產業功能作用提供了強大動力?!队嬃堪l展規劃(2021—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計量測試等產業技術基礎能力建設,搭建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凹訌姰a業計量測試體系建設”被寫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印發的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0余件政策文件中。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對產業計量工作的頂層設計,專門出臺指導意見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與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的指導意見。同時,產業計量工作得到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22個省先后出臺加強產業計量測試體系或者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從設備購置、場地資源、資金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具體政策支持。

產業中心建設生機勃發。市場監管總局為充分發揮計量測試在服務和支撐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以“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和前瞻性”為指導思想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目標,61家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162家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籌建,覆蓋21個省級行政區域,15家中央企業參與布局建設。涵蓋領域既涉及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也包括鋼鐵、乳制品、白酒等傳統產業。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核心節點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體系正加速形成。從動力電池到智能網聯汽車,從增材制造到平板顯示,從軌道交通到商用飛機,近年來,處處可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身影。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面向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大需求,不斷聚焦產業薄弱環節,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加強關鍵共性測量技術攻關,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超4700項,建立計量標準8311項, 研制各類計量測試設備15.3萬臺套,申請專利5425項,起草各類標準和技術規范3000余項,服務企業11.1萬余家。產業計量打通測量技術研發到應用的創新鏈條,正成為工業制造向“優質制造”螺旋式上升的重要質量技術基礎支撐和保障。

產業計量成果不斷涌現。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聚焦產業計量測試需求,查找“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的痛點難點,針對產業關鍵共性測量技術等開展科研攻關,保障產品自主可控的計量測試能力逐步提高。為解決產業實踐中的突出測量技術難題,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準確把握研究方向,深化產學研合作,研發了一批產業專用測試設備,新建了大量計量標準裝置,有效填補了專用測量方法空白,對重大工程順利實施以及產品質量提升起到了促進和引領作用。面對產業生產實踐過程中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量值控制手段缺失等問題,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積極開展多參數、在線、遠程、原位綜合校準技術以及微觀量、復雜量、極端量等參量的準確測量難題研究,制定各類標準規范,有效解決了計量測試方法的一致性問題,促進了質量基礎設施要素的互聯互通。首批118項計量測試技術、裝備、方法和案例納入產業計量成果庫,計量對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服務重大工程成效顯著。計量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與產業變革和技術創新息息相關,在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計量越來越直接地嵌入現代產業體系全鏈條、全周期、全過程,實現實時在線精準測量和最佳控制,為服務國家重大工程提供有力支撐。南海之濱,港珠澳大橋工程海底沉管順利對接,自主研發監測系統打破國外壟斷,用“海底天眼”成功破解精度控制難題,突顯了中國計量品質;東海之畔,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順利出塢,從“靜態建造”轉向“動態調試”,計量為海工裝備投入運營保駕護航;嶺南大地,伴隨著一輛輛純電動汽車緩緩駛下生產線,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汽車、儲供能裝置等多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研發計量測試技術和裝備,為促進新能源汽車規?;茝V應用,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深耕不輟。從上天入海的大國重器,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國計量一次次刷新記錄,為產業升級厚積薄發,有力推動我國產業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

產業測量需求精準對接。為切實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計量測試難題,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積極探索產業計量服務新思路、新模式,密切跟蹤產業需求、積極加強能力建設、全面拓展服務范圍和領域,深化產業合作,提升了計量服務產業的能力。首批486名專家入選產業計量專家庫,“攜手促產業、云上話計量”產業計量展示交流活動成功舉辦,58門產業計量精品課在中國計量云課堂集中呈現,32個產業計量測試聯盟相繼成立,產業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全新上線運行。“長三角產業計量技術創新挑戰賽”引導需求與技術精準對接,實現區域計量資源共享,“入企幫扶”、計量特派員、咨詢師等服務模式得以創新,為企業提供大量儀器設備校準、專用測試設備研制、關鍵參數測量、產品測試評價、系統方案集成等一站式服務,解決了一大批企業研制生產過程中的計量測試難題,形成了很多具有鮮明特色的典型服務案例,全面提升產業計量服務能力。


計量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舉措

當前,全球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經濟和產業發展對加快計量測試技術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一方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需要強大計量測試能力作為技術基礎支撐。另一方面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推動國內大循環,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這需要我們加快提升產業計量測試技術水平,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所以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產業計量發展道路,特別是要把計量測試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切實推動我國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有力支撐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優化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規劃和布局,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要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為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計量供給。把握計量前沿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體系化推進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布局。深入了解當地產業布局和發展特點,分析研究計量工作在支撐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切入點,積極爭取將產業計量納入地方重點發展計劃,爭取當地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渠道、服務能力提升和高端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經費和政策支持,調動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積極性。加強本地區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規劃和差異化布局,不斷探索和挖掘產業計量工作新領域和新增長點,引導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打造多層次、多維度的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

提高關鍵核心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圍繞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加強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解決“卡脖子”領域的問題。鼓勵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打破行業壁壘,開展跨產業、跨地域的計量測試保障服務與能力建設協調,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和技術創新聯盟等方式,加強計量資源開放共享,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和平臺,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發揮專業優勢,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推動計量和產業融合發展,提高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全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水平。

強化產業計量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實現創新體系良性循環。緊密結合產業關鍵領域、關鍵參數測量技術需求,創新計量服務模式,聚焦產業發展瓶頸和難題,將量值傳遞延展到產品的研發、設計、測試、生產和使用的全過程。積極開拓計量技術研發和能力建設渠道,加強產業關鍵參數計量測試技術、測試方法和裝備研究,利用網絡、5G、區塊鏈技術突破在線校準技術瓶頸,解決極端量等測量技術難題,打破計量測試核心技術、關鍵設備、高端傳感器等受制于人的局面,為精準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提供精準計量測試技術服務。鼓勵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行業學協會開展協作攻關,破除計量科技成果向企業應用轉化的體制性障礙,加快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器件和試驗數據向企業轉移應用的機制建設。鼓勵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牽頭成立產業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加強測量方法研究,制訂、發布面向實際應用的、產業急需的技術規范,建立與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相適應的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規范體系。

匯聚各方技術資源力量,加速形成促進產業發展優勢合力。產業計量測試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應當用“大計量”的思維和理念去謀劃和布局。這其中,既要有對市場監管系統計量技術機構的積極鼓勵和引導,更要發揮各部門、各行業企業,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資源和優勢;既要有國家層面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也要有企業內部實驗室的參與,以及未來市場計量資源的培育。不管是怎樣的主體形式,關鍵是要努力形成服務產業的集聚優勢和合力。將各個產業的測試需求和服務供給匯聚在一起,通過“建中心、搭平臺、組聯盟”三位一體發展思路和模式,形成三維多元的資源共享平臺。

強化產業計量人才培養,盡快培育未來產業競爭新優勢。瞄準國際測量技術規則重構和產業變革方向,著力提升計量人才與產業匹配度,讓企業成為匯聚計量人才的主戰場。要圍繞企業對精準測量測試的研發和技術需求匯聚產業計量人才,為其提供更多的全鏈條培訓和實訓服務,在企業研發、設計、試驗、生產等一線鍛煉計量技術人才,讓計量成為產業人才發展的快車道。構建有利于創新、有利于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計量科技人才加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轉化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鼓勵企業創新崗位設置,探索型號計量師、首席計量師聘任制度,加快注冊計量師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審、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制度貫通銜接,確保計量技術人才成長與發展沒有“后顧之憂”。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