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政策要聞

林弋戈:追憶我的導師李天初老師

發布時間:2023-01-12 作者: 來源: 瀏覽:1558

李老師意外離開,令我們萬分悲痛。我多希望時間能回到2021年并凝固在那里,那一年我還跟李老師商量并最終選乘國產ARJ21飛機去合肥出差。在回來的路上,我還跟李老師約定,他身體不便,以后再出差的話我都陪他一起去,卻不曾想,那竟是我最后一次陪李老師出差。

李老師是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我跟隨李老師學習工作將近二十年,他不僅是我的學術導師,更是我的人生導師。我投身計量科學研究的決心,是在李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堅定起來的;我為計量科學做貢獻的本領,是在李老師的培養下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我是非常幸運的,有機會成為李老師的學生;我是非常自豪的,能夠成為李老師的同事,在時間頻率計量領域跟隨李老師一起探索。李老師學術上的豐功偉績不需要我去贅述,我今天只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作為學生對李老師的點滴了解。

我第一次見李老師,是在大學畢業的招聘會上,他正為中國計量院量子部新成立的課題組吸納新鮮科研力量。面試的時候,李老師跟我詳細介紹了課題組的情況,也告誡我計量基礎研究難度大,工作辛苦。我當時年少無知,并沒能領會李老師的那份真誠。

一次偶然的機會幫李老師做了一臺測試設備,我才第一次跟李老師討論科學問題。李老師嚴密的邏輯,準確的判斷,和藹的言談,正是我心中科學家的模樣。他還熱情地向我介紹了他的研究課題——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鐘,講的時候眼睛里充滿了光,這些光透出來的是他對這項研究的熱愛。他還提到當時中國計量院條件艱苦,求賢若渴而不得。他發自內心為計量事業未來著想的這份真誠這一次深深打動了我,并點燃了我繼續求學的渴望,我謹慎地問李老師是否愿意收我做他的研究生。

但李老師選人用人絕不會一時沖動,他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我,詳細考察后才最終決定招我做他的研究生。在為計量事業選人方面,李老師一直都堅持了這樣的原則,充分調研,謹慎評價,積極爭取,真誠對待。無需刻意煽情,而是通過樸實真誠的語言,讓人不自主的融入他的那份情懷,自愿加入他的隊伍去追隨奮斗。

李老師是一位具有深厚家國情懷和獨特人格魅力的人。在我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候,就了解到,哪怕把學術成就放在一邊,就是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李老師都非常值得我去追隨。李老師是院里最早出國進修的一批科研人員之一,那時候國際國內條件差距懸殊,一些科研人員出國后選擇繼續留在國外發展。當李老師考取了英國文化委員會的獎學金,得到去英國國家物理研究院學習兩年的機會后,單位里的一些人預言,李老師不會回來了,他英文好,科研功底厚,留在國外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但是也有很多同事堅信,李老師一定會回來,信心正是來自他們所了解的李老師的家國情懷。第一,李老師有著非常強烈的愛國心,這應該是深受他父親的影響,當年他的父親也是義無反顧地在新中國成立后選擇歸國奉獻。第二,李老師是家里的獨子,而他又是非常傳統的孝子,他一定會回來照顧他的母親。果然,李老師學成后毫不猶豫地回到了中國計量院,并長期在他的母親身旁細心照顧,他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李老師獨有的人格魅力也幫助他與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個人友誼。受李老師對中國計量事業發展強烈責任心的感染,在美國JILA工作的葉軍老師才與我們開展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并成為中國計量院的國際咨詢委成員。

葉軍老師在得到李老師離開的消息后是這樣評價李老師的:“他是一位甘于奉獻的科學家,追求卓越。他為人真誠,是我的榜樣之一。非常痛心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同事,我們都會深切地懷念他。”葉軍老師在與李老師并不多的直接接觸中,深刻感受到了李老師的謙遜和甘于奉獻的人格,與李老師建立了惺惺相惜的友誼。李老師為中國計量事業的國際國內合作和未來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李老師是一個大公無私、嚴謹求真的人。記得有一次為雜志審稿,他聯系我說要向我請教幾個問題,那時我剛成為他的學生不久,感到受寵若驚,自己的導師向自己請教問題的這種語氣,使我深刻感受到李老師謙虛的作風。而后來當我發現文章確實存在問題時,李老師沒有顧及投稿人是熟人,堅決地拒掉了這篇文章,他的做法為我的學術生涯樹立了大公無私、嚴謹求真的標桿。

在評價自己在時間頻率各個項目中的作用的時候,李老師總是為年輕人的貢獻留出了充分的空間。他說,作為老師,培養出做出了驕人成績的學生,那是作為老師應該做出的貢獻,而老師絕不應該去占有學生的成績作為自己的貢獻。我真心希望我能把李老師的這種作風傳遞下去,在這追求利益的時代保留一份作為老師的初心。

李老師是一位貢獻卓著的科學家,他的功績會被寫入歷史,他開創的事業會被一代一代科學家繼承。李老師是天上的星星,在浩瀚的科學時空中永遠占據自己的位置,不顯萬丈光芒,卻會被人們永遠仰望,深深牢記。

李老師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精神遺產將時刻激勵我們,他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李老師千古。(作者:林弋戈,研究員,現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時頻所副所長)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