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政策要聞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民生計量工作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2-03-02 作者: 來源: 瀏覽:4260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民生計量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市監計量發〔2022〕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 

  民生計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民生計量工作、保障計量量值準確,是確保市場公平、實現放心消費的重要防線,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進一步加強民生計量工作,創造優質滿意的市場計量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印發的《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發〔2021〕37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突出計量惠民的基礎作用,從民生計量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民生計量最具體的工作抓起,找準痛點、疏通堵點、消除盲點、解決難點,加強民生計量監管,保障社會公平,全面提升民生計量總體水平,促進市場計量環境持續優化。 

 ?。ǘ┗驹瓌t 

  ——堅持為民服務宗旨。堅持民生計量為人民,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計量問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保障民生計量工作的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圍繞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強計量技術研究,創新計量惠民服務方式,探索建立新型計量監管模式和思路,以更為靈活、多元的機制保障民生計量,提升計量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堅持計量供給提升。面向重大民生需求,圍繞計量供給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問題,加強計量基礎設施和保障能力建設,強化計量服務支撐,形成以需求為導向、提升計量供給水平的民生計量發展新機制。 

  ——堅持筑牢信用基石。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扎實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發揮民生計量誠信示范作用,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放心消費的期盼。 

 ?。ㄈ┕ぷ髂繕?nbsp;

  到2025年,計量惠民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民生計量服務領域更加廣泛,服務方式不斷創新,服務流程實現優化;計量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型式批準和強制檢定作用更好發揮,計量器具強制檢定項目省級及以下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覆蓋率達到90%;計量監管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推廣以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為依托的新型智慧計量監管模式;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實現新發展,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20萬家,培育出一批影響范圍廣、群眾受益多、社會效益好的誠信計量品牌,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計量安全風險防范更加科學,社會監督作用更加有效,企業計量行為不斷規范,計量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民生計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作用深入人心,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作用更加凸顯。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民生領域計量技術創新 

  加強計量技術研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計量需求,進一步加強支撐公平貿易、安全防護、環境保護、生命健康、鄉村振興等涉及民生領域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推動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加大標準物質的研制,填補民生計量服務和監管技術上的空白。推動計量數字化轉型技術研究,推行電子化證書,加強計量數據統計、分析和利用,強化計量數據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鼓勵開展遠程和在線計量技術研究,逐步推動在線監測、遠程校準等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在民生計量領域的應用。充分發揮計量技術機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計量優勢資源力量,加大產學研相結合,推動計量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有針對性開展計量作弊防控技術和查處技術研究,提高依法快速查處、快速處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事計量違法行為的能力。加強計量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計量預警機制和風險分析機制,制定計量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著力防范計量領域系統性安全風險。 

  (二)加強民生計量服務能力保障 

  廣泛實施計量惠民工程,加強供水、供氣、供熱、電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災避險等相關計量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市、縣兩級相關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提升基層民生計量保障水平。面向精準醫療、可穿戴設備、體育健身、養老等民生領域,開展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完善計量相關保障體系,夯實高品質生活的計量基礎。充分發揮型式批準和強制檢定制度的作用,切實保障加油(氣)機、電子計價秤、出租車計價器、水電氣表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計量準確。圍繞安全防護、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領域的計量監管需求,進一步加強計量器具強制檢定能力建設。推動民生計量監管信息化建設,建立智慧計量監管平臺和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系統(e-CQS)并加強推廣應用。推廣加油機暗訪車、出租車計價器行程檢查工具等計量行政檢查工具在執法中的應用,持續改善執法工作保障條件。 

 ?。ㄈ┨剿髅裆嬃啃滦捅O管模式 

  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通過計量器具智能化、測量數據系統化,積極打造新型智慧計量監管體系,促進民生計量工作由經驗判斷向數據分析轉變,提高監管部門決策的科學性。研究建立新型強制檢定方式,由現行的單一周期檢定模式向狀態評價、大數據實時監控、抽樣檢定、在線檢定等多元化檢定方式轉變,不斷提升監管水平。鼓勵有條件的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能計量管理系統,打造智慧計量實驗室。推廣智慧計量理念,推動企業開展計量檢測設備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改造,提升質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推行計量器具使用者自行校準制度,推廣智能計量器具預植軟件自行校準程序,加強軟件防作弊技術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鼓勵地區之間開展智慧監管科研創新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施。 

  (四)建立民生計量長效監督機制 

  以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計量問題為出發點,加強民生計量領域的日常監督檢查,優化民生計量服務。結合集貿市場、加油(氣)站、餐飲業、商店、超市、醫療機構、眼鏡店、國有糧食企業和基層糧庫等領域和場所的特點,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檢查計量管理制度建立、專(兼)職計量管理人員配備、在用計量器具檢定等情況,嚴厲打擊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缺斤短兩、計量作弊等違法行為。此外,各地可以結合自身產業發展特點,選取相應領域作為民生計量專項檢查行動重點。加大計量器具制造環節監管,嚴厲查處制造帶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的行為。強化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計量監管,持續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監督專項檢查,提升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鄉村民生計量保障,重點圍繞農產品生產、銷售、收購、加工等環節,加大對衡器、水分測定儀、谷物容重器等涉農計量器具和種子、農藥、化肥、農膜等農資類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監管和保障力度,嚴厲打擊涉農計量違法行為,推動計量技術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 

 ?。ㄎ澹┩苿诱\信計量體系示范創建 

  完善誠信計量體系,建立以經營者自我承諾、政府部門推動引導、社會各界監督三位一體的誠信計量管理模式。在商業、服務業等領域全面開展誠信計量行動,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推動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通過在經營場所張貼承諾書的形式向社會承諾誠信計量,接受社會監督,真正做到經營者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示范。推行經營者承諾賠付、先行賠付、失信警示等誠信計量制度,促進誠實守信、自覺自律良好風氣的形成。鼓勵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郵政、通信、能源、交通運輸等涉及公用事業的經營者在誠信計量方面作出表率,規范計量器具使用,采取二維碼追溯等方式向消費者公示計量器具生產、檢定、使用等信息,保證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計量準確,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和滿意度。開展誠信計量示范活動,建立完善誠信計量信息公開機制。對誠信計量自我承諾企業開展日常巡查或者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對守信踐諾的經營者,要進行公示并大力宣傳;對發現計量違法行為的、存在與其承諾事項不符的,堅決依法予以查處并公開曝光,真正發揮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作用。建立市場主體計量信用記錄,推進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落實。 

  (六)發揮民生計量社會監督作用 

  廣泛利用社會各界力量,充分發揮各類主體在計量監督管理中的優勢作用,建立起“輿論監督、行業監督、群眾監督”多管齊下的民生計量社會監督機制。重視行業組織在計量監管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其在溝通協調、咨詢服務、維護權益等方面的作用,鼓勵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利用提示、警示等方式加大對經營者的監督和制約力度,促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優勢,形成無處不在的群眾計量監督網絡。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推動民生計量工作公開,拓寬監督渠道,建立民生計量投訴舉報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對于群眾的投訴舉報,要認真及時予以處理,力爭做到讓群眾滿意。同時,要善于從群眾的反映中發現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找準民生計量工作重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也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虛心接受群眾批評,為做好民生計量監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ㄆ撸╅_展民生計量宣傳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5·20”世界計量日等時間節點,圍繞民生計量精心策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計量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加強新聞報道,開設專題欄目,組織征文活動,播放公益廣告,建立交流平臺,通過加強正面引導,曝光負面信息,營造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面向消費者開展免費計量咨詢檢測等服務活動,舉辦計量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大力宣傳計量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宣傳民生計量工作的活動成效,樹立一批誠信計量的示范典型,增強經營者誠實守信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積極營造全社會重視計量的濃厚氛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民生計量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抓緊抓好。加強與有關部門、行業組織等的溝通和協調,爭取支持和配合。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措施,結合本地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本意見各項部署要求落實到位。 

 ?。ǘ娀ㄖ伪U?。以《計量法》修訂為核心,整體推進計量法治體系建設,加大民生計量領域規章的修訂和宣貫力度,為民生計量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法律依據。加強新領域新技術研究,推動相關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建立完善民生領域計量失準糾紛調解和救濟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民生計量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ㄈ┘哟笳咧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向同級黨委和政府匯報民生計量工作,用足用好本地區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措施的保障政策,爭取黨委和政府將計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落實本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財政經費保障,加快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要將計量檢定經費列入本級預算,切實守住法制計量“底線”。 

  (四)推進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計量監督管理隊伍建設,特別是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加強有關業務培訓,充分運用網絡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培訓的覆蓋面,從法律法規、計量技術、監管實踐等多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基層計量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懂業務、懂技術、懂管理的復合型監管隊伍。 

  (五)總結創新經驗。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在民生計量工作中探索成功經驗,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加強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方法,提出應對舉措。要認真研究適合本地實際的民生計量新措施、新做法、新制度,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2月28日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