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h計量檢定所 朱海燕 高夢舜 王秀芳
千分尺套筒摩擦多半是由于使用不當、保管不善、受到磕碰以及在修理其它項目時方法不正確造成的。具體原因及其調修方法如下:
一、微分筒與測微螺桿不同軸
引起微分筒和測微螺桿不同軸的原因和調修方法如下:
1.微分筒后端面與其軸線不垂直。其故障特征是:無論微分筒和測微螺桿的相對位置如何,微分筒始終以不變的部位在全部行程內發生摩擦。檢查方法如下:首先觀察微分筒摩擦部位,然后相對測微螺桿將微分筒旋轉一個非整數轉角度,如摩擦部位不變,就是微分筒后端面與其軸線不垂直,或與摩擦部位對應處微分筒后端面高起或有毛刺。這時可用小銼或端面刮刀修整,也可用車床修整,但車削量要小,以免造成離線。
2.測微螺桿突緣端面與測微螺桿軸線不垂直。其故障特征是:當微分筒和測微螺桿的相對位置不同時,微分筒發生摩擦的部位也隨之改變,但摩擦部位相對于測微螺桿位置始終不變。檢查方法如下:首先觀察微分筒摩擦部位,并在測微螺桿上作記號,然后把微分筒相對測微螺桿旋轉一個非整數轉角度,如微分筒的摩擦部位變了,就是測微螺桿的毛病。例如原來刻度10處摩擦,轉動微分筒后變為在刻度30處摩擦,但此部位仍與測微螺桿上作過記號的地方相對應。這種情況多半是由于突緣端面不平、有毛刺、或突緣套與測微螺桿裝配不好造成的。端面不平時,可用三爪卡盤夾住測微螺桿不帶螺紋的部分,用頂尖頂住測微螺桿中心孔在車床上修整。車削量要小,車一點取下試一試,直到消除摩擦為止。突緣套與測微螺桿裝配不好可重新裝配校正。
3.微分筒與突緣套外圓配合間隙過大或裝配不好。間隙過大時,微分筒偏位,因而微分筒與固定套管間出現一面間隙大另一面間隙小的情況,可能引起摩擦。它可通過重新安裝微分筒來消除。摩擦不嚴重時可以在發生摩擦部位的對面,將微分筒推一下,或在桌沿上碰一下即可消除摩擦現象。
4.彈簧套與微分筒或錐體與錐孔配合不好和有毛刺。修理方法是重新安裝簧套,或用帶心軸的錐體研磨錐孔。
二、活動測桿彎曲
摩擦一般產生在固定套管兩端。微分筒轉動時,在測微螺桿的螺桿彎曲方向沿固定套管周圍摩擦,部位不變。螺桿彎曲度可用測微計,將工作臺取下,換上專用夾具進行檢查。螺桿彎曲多發生在強度較低的絲桿與光桿的過渡部位,可在虎鉗上夾直。
三、尺架光孔與螺孔不同軸
這種故障因螺母受到碰撞,三瓣位置改變,或在修理尺架光孔時將孔縮偏造成。當光孔與螺孔不同軸和測微螺桿彎曲同時存在時,則發生周期性摩擦,在轉動時伴有一面松一面緊的情況。修理同軸度的方法是,將三瓣螺母旋松,向光孔中心方向搬動測微螺桿,增大螺孔,然后旋緊螺母。這樣就可以改變螺孔的位置,校正螺孔與光孔的同軸度。
四、尺架光孔與螺孔同軸,但與固定套管外圓不同軸
這種故障特征是:全部或部分行程中有摩擦現象,且在固定套管上的摩擦部位始終不變。修理時先用縮孔和研磨方法改變光孔位置,使光孔與固定套管外圓同軸,再調節三瓣螺母,改變螺孔位置,從而使光孔、螺孔和固定套管外圓三者同軸。
五、微分筒變形
此原因引起的摩擦現象很明顯,由微分筒和固定套管間的間隙即可看出。微分筒局部變形或碰扁,將引起套筒摩擦或卡死。調修方法是,先用小銅錘輕輕矯正微分筒,以便由固定套管上取下,然后用稍帶錐度的心棒脹圓。保護環用來防止刻度部位受損。另外,也可用直徑稍小于微分筒內徑的圓棒塞入筒內,在虎鉗上反復夾緊、松開矯圓。
千分尺產生套筒摩擦原因很多,有時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同時,由于制造不精密,本來就存在很多可能產生摩擦的因素,因此完全克服摩擦因素是很困難的,在實用上也沒有必要這樣做。調修時,只要找出主要原因予以排除,保證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微分筒與固定套管之間不發生帶有響聲的接觸現象,并使二者間隙不致過大而帶來較大的視差就行了。
內容推薦
更多>2019-10-18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