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儀器市場

供熱計量需要云計算和物聯網助力

發布時間:2014-07-04 作者:本站整理 來源:天罡儀表 瀏覽:2095

  近年來,在政府相關部門和政策的積極推動下,熱計量改造在我國發展迅速,眾多熱力公司和相關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表計公司、軟件公司、集成公司積極努力在各地用不同的方式推動熱計量改造,力爭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公平計費的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取得了很多一手數據和資料,取得了施工、部署、維護的現場經驗,鍛煉了相關人員隊伍。一些地方和單位的實驗結果也表明熱計量改造確實能夠達到或部分達到政府的目標。但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存在多種困難。筆者認為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因為這種改革因為牽涉方方面面,涉及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涉及政策層面、技術層面、實際操作層面、結果評價層面、投資回報(ROI)層面的多種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的確,僅從技術、實際操作、投資回報的層面,挑戰很多。比如標準不統一,誰家的標準更好?目前是大家各行其道。標準不一,質量也參差不齊。比如對于分戶熱計量,軟件系統、集中器、無線DTU終端、熱表等也是看似選擇很多,實際好用的未必很多?,F在多數地方實際是中小規模測試,甚至只是僅僅部署了熱表,還沒集抄,或集抄但未計費。有些地方初衷是好的,希望有更多的產品和廠家選擇,而選擇了數家熱表、幾個軟件系統,目前已經陷入困境。主要是數據不兼容、通信不兼容、報表不兼容、故障報警不一致、操作不一致,給運營和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如果一旦大規模實際投入運行和使用,問題可能更多。包括大容量、多并發、大數據對熱力公司的挑戰,以及不少熱力企業缺乏一支高水平的IT隊伍,這也是天罡儀表最為看重的一項能力。

  企業如果不從現在開始做長遠的規劃,提出面向未來的方案,就會給后續的工作造成難以扭轉的困境,就好像北京市目前的交通,怎樣治理也難于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此提出幾個問題希望引起熱力公司、熱表企業、集成公司的思考:你們目前采用的系統、包括軟件、通信、數據庫,能夠支持大系統嗎?比如十萬只表、百萬只表?如果有病毒或黑客入侵,你們的系統還能正常運營嗎?抄表時數據能夠不丟失嗎?很多客戶同時訪問時還能工作嗎?希望能引起業內人士注意。

  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應用于供熱領域的重要意義

  云計算和物聯網是近年國內外信息產業的熱點領域,我國政府極其重視,大力扶持。這兩者都將在熱計量改造和企業創新上發揮積極作用。由各種傳感器、無線終端和網絡組成的物聯網能實現數據采集、遠程監控、集中管理、故障報警等,提升企業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長遠來說,物聯網能為企業的科學決策、精細管理提供依據。云計算則是從另外一個層面助力傳統企業的創新。云計算不是一種新的、具體的IT技術,它的特點是基于互聯網、特別是高速的互聯網,能夠為眾多的用戶提供可靠的、方便的、較廉價的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比如按時付費、按需付費、按次付費、按用戶數付費。而且系統是彈性的,可伸縮的,靈活的,比如用戶數少了,就可以少用,用戶數多了,多用。需要更大的存儲空間時,向系統申請就好。云計算是一種新型的IT服務,它對于熱力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和服務,好比電網公司提供電力服務一樣。眾所周知,今天幾乎已沒有企業會自建電廠為自己提供電力服務,因為電力公司會給大家提供更可靠、更廉價、更安全的電力服務。

  為什么熱力行業需要云計算呢?熱計量改造和今后熱力企業的精細管理,一定離不開IT系統的升級和創新。但熱力企業如果自己大建機房,投巨資買入服務器、存儲設備、防火墻UPS、空調等機房基礎設備后,還面臨著日常維護管理、升級改造、設備快速折舊、安全等問題,更主要的是IT人才問題,沒有一支專業的IT人才隊伍,很難想象能夠管理好大型的IT基礎設施,也無力處理大量棘手的IT問題。所以多數熱力企業沒必要投巨資在IT基礎設施上,也沒必要為此而必須維持一支費用不菲的IT隊伍。術業有專攻,熱力企業專注本業,而IT的事交給專業的IT服務商更明智。從國家的層面,如果熱力公司自己不大建機房,交給專業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更能減少財政、納稅人的負擔,更能得到可靠的、較廉價的、彈性的、面向未來的服務。云計算正好大顯身手。

  云計算和物聯網助力熱計量改造

  目前熱力公司面臨許多挑戰,選擇哪個標準,選擇選擇哪家產品或方案,現實的方案能否滿足未來大系統的要求。其中標準是基礎,架構是關鍵?;诨ヂ摼W的云架構應是熱力企業的首選方案之一,因為它的試驗成本、投入成本、維護成本都較低,能夠應對大系統容量的要求,在目前標準未定時,更容易升級改造適應未來的標準。另外物聯網特別是無線物聯網的應用應該大力提倡,多做應用性的試點、試驗。因為傳感器網絡加上實時監控、仿真分析、智能分析,將為節能、環保提供數據基礎和決策依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線技術和產品呈現了多樣化的特點,包括GPRS、3G、ZigBee、Bluetooth、WIFI、EnOcean、6LoWPAN等。比如EnOcean是一種新的無線傳輸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極低的功耗,可以在1mW的發射功率傳輸距離約300米,適于綠色節能智能建筑、工業等領域。6LoWPAN主要解決物聯網設備,特別是處理能力低的小設備的互聯互通。EnOcean和6LoWPAN可能與ZigBee展開競爭。無線技術和產品種類多、更新換代較快,其中可靠性、易用性、可擴充性、易維護標準化應作為是否采用的主要依據。頻率選擇、發射功率也要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局的要求。目前熱力行業使用無線的一些瓶頸包括無線穿透性、安裝和維護的專業性要求、電池供電問題等,但解決的方案也會陸續出臺。通信協議的選擇和應用也至關重要,關系到數據能否較快捷的、無丟失的傳輸,通信延遲是否可以接受,可以能否支持大規模的應用等。

  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能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讓熱計量改造更加順暢,相關工作、投資事半功倍。

  展望

  未來的熱計量改造將愈來愈精彩,物聯網和云計算將大大促進熱力企業的創新努力,統一的標準、政府積極的推動、多種技術、多個廠家的參與融合將是熱計量改造成功的保證。熱力企業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是這場變革的主角,為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科學務實的作風、開放合作的態度,為財政和納稅人省錢的原則將使這場改革少走彎路,意義非凡。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