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行業動態

北京兩千余產品瞄準國外標準 (2004-05-26)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江淮晨報 瀏覽:2793
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企業的取勝之道除了產品質量外,還有更重要的法寶,這就是技術標準。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劉振剛23日在北京“科博會”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論壇演講時說,到2003年底,北京市已有2400多個產品采用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占全市主要工農業產品總數的60%。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經濟規則和市場競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制定技術標準。這些標準不僅為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而且使企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能力。美國微軟公司通過建立視窗操作系統軟件標準獨步天下,成為企業依靠技術標準“一招致勝”的經典案例。   作為我國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試點城市,北京已將技術標準和企業、地區競爭力緊密結合在一起。劉振剛說,到2003年底,北京已建立了500多個國家、市、區縣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按產品標準組織生產的工業企業平均覆蓋率達到98%,基本消滅了無標準生產現象。在原始創新能力較強的中關村科技園區,超過九成的企業采用了國際、國內先進標準。   在所有技術標準中,國際標準對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影響最大。以DVD為例,我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設備制造國,但苦于國際標準掌握在他人手里,眾多企業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專利使用費?,F在,北京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開始警醒,瞄準制定國際標準的更高目標,像北京中天元網絡、阜國數字等公司已經在國際標準之爭中搶得先機。聯想、TCL、康佳等集團組成跨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手機等行業的技術聯盟,并在自主核心技術上制定了家電產品互聯互操作的“閃聯”技術標準,對未來主導產品的形成以及提高市場占有率將產生重大影響。更令人鼓舞的是,大唐電信研制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和標準,已被國際電聯確定為未來全球第三代移動通信規范建議。   劉振剛認為,技術標準之爭實質上是知識產權壟斷之爭,這在跨國公司對國內企業采取兩種“搶逼圍”戰術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一是“跑馬圈地”,跨國公司在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前首先在我國搶注專利,對國內企業形成專利包圍圈。二是“欲擒故縱”,跨國公司有意放任國內一些企業使用其知識產權,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后再依法提起訴訟,要求高額賠償。他說,縮短專利審查、標準制訂和修訂的時間,減少專利申請積壓數量,以避免其他國家對我國實行貿易技術壁壘政策,應該是我國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重要步驟。   劉振剛說,市場競爭始于標準,終于標準。美國汽車制造業借助標準化統治世界汽車市場半個多世紀之久,日本汽車業同樣是依靠標準化后來居上,并且在與美國的較量中取得優勢,其中的經驗、教訓值得國內企業借鑒。據他透露,北京市已經決定,在批準工業發展資金、推薦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制定火炬計劃和星火計劃、評定北京市名牌產品、申報國家或北京市科技進步獎時,對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地方甚至國際標準制定的企業給予優先對待。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