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鋼公司又收獲兩項新技術成果 (2004-04-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3370
3月24日,由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武鋼優質高強度棒線材用高碳鋼冶金技術鑒定會在東湖賓館召開,來自中國金屬學會、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6位國內知名專家參加了技術鑒定。
此次鑒定的武鋼優質高強度棒線材用高碳鋼冶金技術,由武鋼自主研發與廠校合作并攻克了優質高強度棒線材用高碳鋼生產所需的純凈鋼生產、鑄坯偏析控制、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塑性化控制等關鍵技術,并將這些技術用于重軌鋼、絞線鋼、簾線鋼等高碳鋼的開發,所生產的重軌鋼已出口東南亞等國;絞線鋼82B供貨國內廣大金屬制品廠,于2002年出口東南亞;簾線鋼已向法國米其林公司和比利時貝卡爾特公司及國內廠商批量供貨,產品性能和質量獲得高度評價。
又訊 將鍋爐內的火焰“剖”成8個斷面12個層面,然后將火焰彩色圖像轉化為三維溫度圖像,使鍋爐內火焰各個點的燃燒情況直觀地傳達到操作人員的眼中,好似醫院給人腦做“CT”。3月26日,這項“670t/h燃煤鍋爐爐內三維溫度場實時監測及燃燒優化研究”的新技術通過了省科技廳鑒定。
自運用該技術以來,鋼電公司2號鍋爐的安全性、經濟性顯著提高,2002年,該機組由于燃燒不穩導致的跳機發生了4次,采用新技術后,截止目前,只發生了1次,單機直接降成本超過138萬元,間接降成本1008萬元。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秦裕琨為組長的專家組在鑒定會上一致對這項新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在670t/h燃煤鍋爐內火焰燃燒的工況實現了可視化、智能化,在國內僅此一家。該項新技術對火焰檢測的誤差不超過5%,刷新時間為5秒,處于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