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陵石化完善標準化驗收流程、創新卸船方式方法、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計量管理,全年外購原料水路進廠損耗率0.061%,創歷史新低,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規范標準化流程防范風險
目前,該公司外購原料進廠品種多、數量大、油船卸貨頻次高,流動性大。為避免卸貨過程中出現以水充油、卸貨不盡以及計量驗收數據失準等問題,公司完善標準化接卸作業流程,借助計量管理系統,將接卸流程分解成各個標準化作業模塊。作業人員必須完成規定的操作并確認,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任何一個模塊異常,系統均無法進入下一環節,避免了由于業務不熟練或疏忽造成計量風險,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創新卸船方式提高接卸質量
在外購原料油、原油進廠計量管理方面,他們先后利用浮力原理卸船、巧用小鏡子檢查殘油、借用氮氣反向吹等多種技術手段,將卸船料“吃干榨凈”。同時,針對外購原料接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技術人員研究制定精準計量解決方案。一些新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較好效果,《在線含水分析系統在卸船工藝中的應用》《新型消氣系統在卸船工藝中的應用探索》等技術論文獲得中國石化、中國計量協會一等獎。
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來,該公司依托信息技術,努力打造便捷、安全、高效的計量數字化管理體系。由于卸貨過程均勻注水、設備運行中瞬時故障等問題隱蔽,通過傳統手段難以判斷和發現,給精準計量帶來困難,容易造成效益流失。通過運用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信息技術,提升了計量管理水平,并根據外購原料裝貨港的不同、結算方法的區別、油品性質的迥異,利用大數據分析,制定差異化驗收管理方案,解決計量難題,保證了貿易交接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