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據 JJG579-2010《驗光鏡片箱檢定規程》,圍繞驗光鏡片箱檢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了有關檢定方法及注意事項,并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和解決方法。
一、焦度計的參數設置
對驗光鏡片箱進行檢定,要求使用一級標準焦度計。按照 JJG579-2010 的規定,對驗光鏡片箱進行檢定時,應首先將一級標準焦度計的分度設置在0.01m-1 擋,將阿貝數設置在 58 附近,標準波長選擇e 譜線,同時對鏡片測量支座進行檢查,去除支座孔徑內的灰塵后方可開始檢定。
阿貝數又稱色散系數,與鏡片材料折射率及焦度計的照明光源密切相關。自 20 世紀 90 年代國家開始對焦度計、驗光機和驗光鏡片箱實施強制計量檢定至今,焦度計的照明光源經歷了從白光到紅外、再到綠色 e 光源的演變。眼鏡鏡片也從光學玻璃過渡到樹脂材料,目前,樹脂鏡片已經成為市場主體,光學玻璃鏡片盡管市場份額很小,卻并未完全退出。由不同材料制作的眼鏡鏡片的阿貝數通常在 30~60 之間,材料的折射率越高,色散越厲害,阿貝數越低。為此,各級計量技術機構在使用焦度計開展驗光鏡片箱的計量檢定時,將面臨鏡片材料和焦度計照明光源多樣化的新挑戰。
因此,阿貝數也成為標準焦度計參數設置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檢定過程中不可忽視。尤其是使用非 e 光源的焦度計,如果忽略了阿貝數的設置,就會直接造成頂焦度測量結果的偏差,從而影響最終檢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本文選用了一臺 NIDEK 自動焦度計(型號 LM-1800PD) 作為標準測量裝置,探討不同阿貝數設置對驗光鏡片頂焦度測量結果的影響。 LM-1800PD自動焦度計的阿貝系數有 58、41 和 32 三個擋位可供選擇,筆者將阿貝系數分別設置在 58、41、32 三個擋位下,通過比較實驗了解阿貝數對頂焦度測量結果的影響。試驗選用頂焦度標準鏡片中的球鏡片 ( 型號 FL00980) 作為被測對象,每個鏡片測量 3 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測量比對數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相同頂 焦度的球 鏡片,當阿貝數設置在 58 擋位時,鏡片的整體測量誤差偏小,在32擋位時的整體 誤差最大。對比三個不同擋位下的 測量 結 果,當頂 焦 度 在 (-10~+10)m-1 范圍內時,測量結果之間的最高偏差為 0.08m-1;頂焦度為 +20.00m-1時,測量結果偏差達到了 0.17m-1;頂焦度 為 -20.00m-1時,測量結 果 偏差也為 0.17m-1;當頂焦度為 +25.00m-1時,測量 結 果 偏差為 0.18m-1;當頂焦度為 -25.00m-1 時,測量結果偏差達到 0.21m-1 。
比對數據表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選擇不同 的阿貝數設置,所得到的頂焦度示值誤差相差很大,表明阿貝數設置對頂焦度測量結果的影響的確較大,并且屈光度數越高,影響也越明顯。事實證明:如果檢定人員在檢定前沒有正確調整和設置標準焦度計的阿貝數,就可能因頂焦度示值誤差較大而導致發生對驗光鏡片箱檢定結果的誤判。
希望本文的比較試驗能夠引起基層檢定人員的重視,在使用標準焦度計開展驗光鏡片箱的檢定時,應嚴格按照規程的要求將阿貝數設置在 58 左右,以確保量值及檢定結果的準確、可靠。
二、關于光學中心位移的檢定
1. 光學中心位移的測量不確定性
JJG579-2010 中第 5.3 規定,球鏡驗光鏡片、柱鏡驗光鏡片的光學中心位移用鏡圈幾何中心處的棱鏡度表示。第 7.4.2 還對光學中心位移的檢定方法做了明確說明:使鏡片的幾何中心位于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處,為減少測量誤差,應細微轉動鏡片,使垂直方向的棱鏡度為零。此時,在水平方向得到的棱鏡度示值,即為被檢鏡片的光學中心位移。驗光鏡片上標注的屈光度通常是指光學中心處的度數,鏡片的理想狀態是幾何中心與光學中心一致,驗光鏡片加框后的鏡圈直徑一般為(38±0.2)mm 或 24mm,由于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使得鏡片的幾何中心點難以確定,有些鏡片的光學中心甚至嚴重偏離了鏡圈的幾何中心。如果使用光學中心位移超差較大的驗光鏡片進行驗光,將直接影響所配眼鏡的質量及舒適度。因此,驗光鏡片光學中心位移的檢定也是 一項尤為重要的指標,且檢定的難度也較大。
對光學中心位移進行測量,難點在于使被檢鏡片的幾何中心位于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處,如果靠肉眼來確定鏡圈和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難免會產生較大的誤 差。筆者用 -15.00m-1的球鏡片進行了如下實驗 :將 -15.00m-1的球鏡片放在焦度計的鏡片支座上,目測鏡片的幾何中心使其位于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處,此時,測量得到球鏡度為 -15.08m-1,棱鏡度為 0.32cm/m。保持鏡片在支座的垂直位置不變,將鏡片水平右移 1mm,此時,目測觀察鏡片的幾何中心仍位于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處,但球鏡度顯示為 -15.07m-1,棱鏡度卻變為 0.83cm/m。參照規程JJG579-2010 中第 5.3 表4的允差規定,當頂焦度絕對值大于12.00m-1時,棱鏡度允差為±0.80cm/m。由此可見,鏡片中心水平位移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將合格的鏡片判為不合格,從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 性。
2. 提高光學中心位移檢定方法的精準性本文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實踐和論證,通過借助焦度計的可調擋板,并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之一,即可保持鏡片支座和鏡片幾何中心的一致。
方法一:從輔助鏡片中挑選一個十字片,將其放在焦度計鏡片支座上,使鏡片的一邊緊靠可調擋板一起移動,直至打印機構的三點連線與十字片上的一條線相重合,然后將鏡片旋轉 90°,再檢查十字片的另一條線是否與打印標記的三點連線相重合;如果重合,就可將可調擋板的位置固定下來 ;如果不重合,則將鏡片進行水平方向上的微移,并重復 以上步驟,直至十字片上相互垂直的兩條直線均與 打印標記的三點連線相重合,使鏡片的幾何中心位 于焦度計鏡片支座的中心處。此時,即可將可調擋板的位置進行固定。
方法二:從驗光鏡片箱中挑選出一個屈光度較小的鏡片,通常是屈光度為±0.12m-1 或±0.25m-1的球鏡片,因為屈光度越小,越接近平光鏡,鏡片的光學中心與幾何中心也更容易趨于一致。隨后將可調擋板緊靠鏡片的一邊,同時移動二者,直至鏡片的棱鏡度顯示值為零,然后進行微調,使各個方向的棱鏡度顯示均為零,此時,即可將可調擋板的位置固定下來。
確定了焦度計可調擋板的位置后,再將被測鏡片放在鏡片支座上,并緊靠可調擋板,同時轉動鏡片使被檢鏡片的成像中心與分 劃板的十字線重合,不需要再移動鏡片在垂直方向的距離,此時焦度計所顯示的棱鏡度就是鏡片的光學中心位移。由于驗光鏡片箱中的球鏡片、柱鏡片數量較多,倘若不借助可調擋板,要實現鏡片的幾何中心與鏡片支座的幾何中心互相重合,難度的確較大,需要對每一個鏡片進行反復的測量和檢定,既耗費時間,又未必能保證檢定結果的準確。筆者建議的方法能很好地解決驗光鏡片幾何中心與焦度計鏡片支座幾何中心定位一致的問題,大大節省了檢定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正確檢定驗光鏡片的光學中心位移提供了先決條件。
三、關于柱鏡軸位的檢定及調整
柱鏡片主要用于矯正人眼的散光,軸位是柱鏡片的重要指標之一,部分散光患者對軸位的變化非常敏感,軸位的微小變化都會導致散光患者出現頭暈、視物疲勞和視物變形等癥狀。 JJG579-2010 中第 5.4 規 定,頂焦度絕對 值 在 (0.12~0.50)m-1范圍內,軸位允差為±3°,絕對值大于 0.50m-1 時,軸位允差為±2°。柱鏡片必須帶有軸位標線,檢定中應保證鏡片的軸位標線呈水平狀態。檢定時,使被檢柱鏡片鏡圈兩端的軸位標記與焦度計打印機構的三點連線重合,便可讀出被檢鏡片的軸位偏差。檢定中若發現被檢柱鏡片的各項指標中除了柱鏡軸位超差,其他指標均正常時,建議可對其標定軸位線后再次檢定。具體操作方法為首先旋轉柱鏡片,使其在焦度計上的軸位顯示為 0°或 180°,然后在被檢鏡片上打印出標記,三點連線即為柱鏡軸位線,此時在與外框相對應的位置上做標記。有些柱鏡片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會出現鏡圈松動,造成實際軸位與鏡圈標記間產生較大偏差,如果確認是這種情況,可先用焦度計在驗光鏡片上標定軸位線,再將驗光鏡片的軸位線旋轉到鏡圈標記處,然后在鏡片與鏡圈的接觸部位點膠緊固,再經檢定合格后即可使用。
四、結論
驗光鏡片箱的各項指標準確與否,直接影響驗光師對人眼屈光狀態的判斷。作為一線檢定人員,既要深入理解焦度計的原理,又要掌握正確的檢定方法,才能正確執行規程中的相關規定,減少由于操作方法不當而造成的人為測量誤差。
本文刊發于《中國計量》雜志2019年第5期
作者:北京市朝陽區計量檢測所 梁慶姣
內容推薦
更多>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