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物聯網時代,在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的技術支撐下,智能互聯已在中國得以成功實踐。如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首創智慧云平臺,通過生產核心區域的實驗云數據中心,實現了大數據分析。從傳統制造到互聯工廠,從用戶購買到用戶定制,海爾打造的是一個全流程、全周期、全生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它區別于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先進制造,被稱為世界工業互聯網第三極。其領先性和差異性模式在于第一次實現了用戶體驗的全流程參與,不是制造產品而是創造用戶。
在建設質量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過程中,從器具管理向數據管理轉變,進而現實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煥發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也使計量工作再次找到了新的發力點和切入點。計量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必須為治國方略保駕護航。
為了深入探討“智能與互聯計量”的關系,多角度展示“智能與互聯計量”的內涵與現實意義及應用實踐,《中國計量》雜志特就此主題發起征稿,主要論題(但不限于)如下:
1.“智能與互聯計量”的內涵與外延;
2.“智能與互聯計量”催生的新技術應用與管理方式的革新;
3.“智能與互聯計量”的發展趨勢;
4.“智能與互聯計量”與人工智能;
5.“智能與互聯計量”的具體實踐;
6.“智能與互聯計量”對經濟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征稿字數3000~4000字,觀點明確,論述精當,理論結合實際,不做空泛的理論闡述。來稿請注明“智能互聯與計量”專題。
■中國計量雜志投審稿系統:https://www.manuscripts.com.cn/zgjl
聯系人:張俊玲 劉江雪 周述瓊
投稿熱線:010-64220238 64297183 6452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