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各級計量行政管理部門和計量技術機構立足精準,多措并舉,發揮技術優勢,確保在用各類計量器具量值的準確可靠,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做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護衛兵”。
截止至3月6日,全省共出動計量技術人員4289人(次),深入到414家醫療機構(含青海省人民醫院),657個汽車站、高速公路、機場出入口等疫情防控監測點,先后檢定校準各類防疫用計量器具9009臺(件),檢定校準其它計量器具2892臺(件),量傳熱工類、醫療類計量標準器具13臺(件),檢校企業復工復產各類計量器具18457臺(件)。
2月下旬以來,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陜西省政府及省局關于企業復工復產的部署要求,全省各級計量行政部門、各級計量技術機構成立專項工作組,及時印發了關于計量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選調專業技術骨干組成“計量技術服務小分隊”,建立快速綠色檢測通道,主動與轄區內的企業進行聯系,建立點對點、面對面機制,優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計量設備的檢定、校準等工作。相關機構還就計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運用書面承諾、短視頻、快手、抖音等途經方法,向社會作出莊嚴承諾。
西安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渭南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組織召開了計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題會議,對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計量問題,制定具體的實施措施及應急方案。
西安:發布實施6項計量服務措施,開展“計量精準服務企業行”活動,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技術指導幫扶,解決復工復產企業在儀器儀表檢定校準、測量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和痛點問題。
咸陽:8項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特別對中小微企業計量器具檢定、檢測收費按照收費標準的50%減免,對全市復工復產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所急需計量檢測需求,安排專人專車上門檢測。
寶雞:抽調10名計量專業技術骨干對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服務復工復產企業169家,檢校計量器具4574臺件。
延安:提供計量支持,開通疫情防控計量器具檢測綠色通道等措施,全力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計量技術保障。出動計量技術人員94人次,用高效、精準的計量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渭南:根據省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9條措施,結合本轄區實際加以細化,給企業便利,方便企業復工復產。
漢中:出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23項措施,對送檢或提出計量服務需求的,積極開展檢測、校準服務。利用“兩微一端”平臺優勢,第一時間協調、處理企業的計量需求。
安康:研究制定了12項措施,采取“兩線一擔當”方式,主動出擊,上門服務,確保計量服務到一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市企業復工復產529戶,復工率 72.0%。
榆林:多措并舉,計量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依托e-CQS強檢計量器具業務受理平臺和電話預約等方式開展送檢業務非接觸式辦理,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在疫情期間對所有復工復產企業所使用的涉疫計量器具實行全免檢定,不收取任何費用。
商洛:出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計量支持5項措施,對于授權范圍內小微企業涉及疫情防控計量檢測費用進行適當減免,并且采用線上指導專項服務方式,及時有效地開展計量技術咨詢工作。
楊凌:為企業復工復產開展免費計量檢定服務,開通計量檢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負責復工復產企業送檢業務的接洽、受理及檢定,及時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計量技術服務。
西咸新區:建立計量服務協調機制,合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對企業生產需求確保在第一時間答復、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