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后,海東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落實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堅持早謀劃、早部署,規范市場秩序,全力保障民生,全力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
一是強化市場監管力度,保民生。為進一步明確市場主辦者的責任,規范經營者誠信守法意識,有力打擊短秤少量,坑害消費者利益的違法行為,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持續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短斤少兩、坑害消費者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力開展市場計量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595人次,檢查了16個集貿市場800臺(件)在用計量器具,合格792臺(件),已公示“誠信計量承諾”的集貿市場有16個;43家商場(超市)在用計量器具237臺(件),合格237臺(件),抽取預包裝商品130批次,合格130批次,定量包裝商品125批次,合格125批次,已公示“誠信計量承諾”的商場(超市)有40家;193家餐飲場所在用計量器具196臺(件),合格194臺(件);在監督檢查時發現的不合格計量器具已現場責令整改,對1起計量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理。
二是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生產。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復工復產工作要求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出的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政策措施,分行業、分步驟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鼓勵和引導申請人通過省市場監管局門戶網站,采取全程電子化系統或郵寄方式提交登記申請材料,實現登記注冊“網上辦”“零接觸”,指導申請人通過微信、支付寶小程序領取電子營業執照。采取“預約辦”,對確有需求需要當面辦理的,電話預約分批次辦理,避免人員聚集和等待時間。采取“延時辦”,對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登記事項發生變化又不能及時辦理變更登記的,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一個月內辦理;對營業執照、許可證到期的,有效期順延至疫情解除。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市場主體新增142戶審批食品生產許可24戶。全力支持鼓勵市場主體復工營業,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截至3月1日,全市市場主體復工開業17885家,復工開業率20.8%。其中食品相關主體9837家,其它類主體8048家。
三是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春耕。加大對農資廣告監測力度,及時發現依法查處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戶外、印刷品等形式發布農資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加強網絡農資商品交易監管,監督指導涉及農資經營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對農資生產、銷售市場主體,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對上年度存在問題的企業跟蹤全覆蓋檢查,監督檢查生產經營資格、質量、標準、計量、價格、商標、專利、包裝、標識等有關事項截至目前,共檢查規范185戶農資經營戶及4戶銷售農機具經營戶,簽訂《農資經營者誠信經營安全責任書》189份,抽檢化肥9個批次。通過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保障了農資產品質量安全,做到了“非法農資不上市,假劣農資不下田,農民利益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