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計量院完成的科研成果“太陽電池可靠性關鍵參數測量一致性及其量值傳遞與溯源技術研究”獲2019年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該科研成果成功實現五個方面的技術創新,獲兩個授權發明專利,并在國內率先研制出硅基薄膜太陽電池專用溯源標準器,為服務廣東省新能源產業高技術發展,助力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
該科研成果由能源計量部完成,一是研究了太陽模擬器輻照不均勻度校準方法(獲授權發明專利),從源頭保障了太陽模擬光源輻照不均勻度等級的準確評價,為實驗室間太陽電池關鍵參數測量提供了一致性條件。二是研制了具有絕對/相對輻照強度功率的太陽模擬器光學性能測量裝置,通過橫向采樣頻率、垂直動態有效位數聯動調節,提高了太陽電池光電轉換信號的測量精度,實現包括輻照不均勻性、輻照不穩定性、絕對輻照強度、太陽電池組件開路電壓及短路電流等關鍵參數的多種功能校準。三是開展了從參考太陽電池到太陽電池組件的量值傳遞技術研究,通過對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溫度修正、短路電流溫度修正、太陽輻照強度修正等量值傳遞技術的研究,提煉出I-V特性曲線的STC理論修正模型。從而找到了從參考太陽電池到太陽電池組件的量值傳遞的技術、方法、路線,可以為各類型太陽電池量值傳遞工作提供一致性修正技術方案,解決非STC條件下太陽電池關鍵參數實驗室間可比性、互認性問題。四是基于太陽電池組建及檢測自主工藝路線(獲授權發明專利),開展了硅基薄膜參考太陽電池的研究,包括參考太陽電池定型鑒定方法、太陽電池光老化篩選、光譜響應穩定性及重復性、Isc及Voc溫度修正、I-V特性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等關鍵技術。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硅基薄膜太陽電池專用溯源標準器——硅基薄膜參考太陽電池。五是探索了薄膜參考電池—太陽模擬器—薄膜電池組件的薄膜電池專用量傳溯源體系,為薄膜類太陽電池關鍵參數的測量一致性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該科研成果服務的企業覆蓋廣東、江西、江蘇、浙江、河南、福建、海南等地區,為漢能薄膜光伏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環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新能源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撐,極大地滿足了國內光伏企業對太陽模擬器輻照性能量值溯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