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篤定,一手拿著焊槍,一手持著玻璃,火紅的火焰映紅了他的面龐,伴隨著他流暢的動作,兩根玻璃管輕松實現了“無縫對接”,一切操作過程干凈利落。轉眼間,一個一個玻璃泡殼就像燈籠一樣被輕松接在了玻璃耙子上。這操作速度太快了,如同行云流水!
鐐銬玻璃
這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玻璃加工場面。即使現在高科技手段越來越多,銣泡玻璃加工也只能依靠人工完成。燒制玻璃是門非常了不起的手藝活,看似簡單的玻璃管對接,涉及到調火候,判斷玻璃的膨脹系數,玻璃管過火時間,玻璃管在什么狀態下可以又快又好對接在一起......全憑玻璃工的多年經驗。光有經驗還不行,手法的快慢變化,兩手配合的靈活性,手速與通氣量大小的配合……這些玻璃操作技術,沒有幾年的刻苦練習,很難出徒?!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航天科工203所玻璃工張文沖深有體悟地說道。
回想6年前剛入行的時候,張文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危機感。與科班出身的同事相比,過去只是在玻璃廠接觸過燒制玻璃,與現在的工作大相徑庭,但是從事航天工作的自豪感,肩上擔負著重要責任的使命感,喚醒了小伙子不服輸的精神。
燒制玻璃場景
為了盡快補足短板,每次下班后都成了張文沖的“充電時間”,善于學習鉆研的張文沖,在一次次“實戰”中獲得進步和成長。各種玻璃的性能已經能夠熟記于心,不僅能夠熟練進行操作,還能根據特殊定制,燒制出不同造型的玻璃。
手穩不穩,直接影響玻璃的均勻度。稍有不慎,玻璃焊接出來就是彎曲的,甚至導致銣泡破裂。為了提高成品率和質量,張文沖就拿根玻璃管,反復練習焊接,這樣一練就練了半年,光是玻璃管就用了好幾袋子,正是這樣反復的練習,練就了一手準的“絕活”。一眨眼的工夫就將兩根玻璃管準確無誤對接上,因為他深知一旦拆接,就意味著廢了,意味著產品成本。
管道準確對接,熱應力處理,防炸裂.....張文沖心中盤算著,這任務難度太大了。然而對面困難,他沒有退縮,不斷地嘗試新辦法,摸透了玻璃這“老伙計”的秉性,終于在一個月后順利完成了玻璃管道對接工藝。
六年多來,張文沖日復一日的,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蘊含著深厚的功底,也代表著航天人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和永不服輸的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學無止境,這一行當可以學習的書籍非常少,很多技術和工藝就是要不斷的摸索和試驗,靜心去琢磨,方能練出好手藝。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張文沖從未停歇腳步。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3
2020-11-20
2020-03-17
2020-03-06
2020-02-29
2020-02-26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