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實驗室管理

淺談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

發布時間:2011-06-13 作者:葉紅 席龍 于寧 來源:本站原創 瀏覽:2658

甘肅省嘉峪關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 葉紅  席龍  于寧

  質檢機構產品質量檢驗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直接影響著被檢測產品的信譽、質量水平和生產企業的利益。因此,在檢測受檢企業產品的質量時,首先要保證質檢機構自身的“產品”質量?,F結合我所近年來的實際工作談談我們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改進與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質檢機構在通過質量認證后,應在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下,將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技術手段貫穿于檢測工作的全過程中,使各項工作持續有效。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頒發、認監委制定的《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根據每年上級組織的監督評審和自身管理評審、內審的結果不斷地對體系文件進行修改,以滿足其適用性和符合性的要求。通過不斷的努力改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并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認真做好實驗室檢測人員、檢測環境、儀器設備、檢驗方法、檢測過程、原始記錄和報告的管理,嚴格執行檢測數據及報告審核、結果申訴、結果偏離、檢測事故分析等各項制度,建立較為完備的儀器設備、技術人員、標準文件等各類檔案,每年認真進行管理評審和內審,并應根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9個要素72條內容對以往舊的體系文件進行更新。只有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和有效運行,才能較好地保證檢驗工作質量,避免出現質量事故。   

  二、人員、資源的合理配置

  質檢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質檢機構的內部質量管理,因此,應大力加強對現有干部職工的技能培訓,讓每位干部職工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對人員、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應做好以下七點:

  1.設置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量監督員、內審員、設備管理人員、樣品管理人員、檔案管理人員,并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
  2.根據現階段質檢機構的工作需要,認真審定監測能力,根據計量認證授權的產品和參數,分成專門的檢測實驗室。同時對檢驗標準定期進行仔細的核查更新,將作廢標準及時撤出作業區,現行標準全部受控。
  3.重點做好量值溯源和儀器設備的維護管理,制定并實施儀器設備周期檢定計劃和運行期間比對、核查計劃,每臺儀器都有專人維護管理,確保所有在用儀器正常工作。
  4.規范整理檔案資料,將檔案分為計量認證管理、人員、設備、技術標準、檢測結果、日常文件、相關法律法規等七種類型,便于資源利用和嚴格管理。
  5.加強檢測過程的監督,監督員不定期對檢測現場進行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糾正、預防措施。
  6.強化實驗室管理,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配置相應的安全防護設備,制定安全應急預案。
  7.制定和實施年度培訓計劃,使檢驗人員能定期學到新的知識。如積極參與與所開展的檢測有關的培訓教育,抽調人員前往學習;定期內部組織員工集中交流學習質量與計量法規、檢驗方法等。   

  三、嚴格律己,規范抽樣

  質檢機構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抽查任務時,應該按照抽樣規范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抽樣,在抽樣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遵循獨立公正、科學客觀、誠實守信的原則,樹立“公平、公正、科學、求實”的行業形象,不斷加強自身的監督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避免在抽樣過程中發生作風粗暴、態度蠻橫、以權壓人、使用過激語言威脅企業強行抽樣等違規違紀事件,引起工作對象不滿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對于采集的樣品必須能代表整批產品所具有的特征,在順利抽樣完畢后應保證樣品的完好,避免將樣品丟失、損壞,影響檢驗結果。   

  四、樣品流轉嚴格控制

  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公正、科學、準確,樣品抽取后應當盡快流轉到各實驗室及時保存,并用作檢驗。易于腐敗的樣品在臨檢時必須保持采樣時的樣品屬性,不應有任何外來因素使待檢品在理化性能上受到影響。另外,在樣品的運送過程中,樣品到達實驗室后,已檢品與待檢品、相互影響的樣品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檢驗完畢后退樣的產品應及時流轉到樣品管理室,由樣品管理室聯系受檢方及時領取退樣,不退樣的樣品由樣品管理室按體系文件要求統一集中處理。   

  五、充分準備,做好檢驗

  檢驗樣品前,質檢機構的檢驗人員在做檢驗前準備工作時,應認真翻閱國家標準,并全面了解檢驗項目要求、檢驗方案、檢驗步驟、檢驗設備、檢驗數據的收集歸納和整理、檢驗對象的性能等。此外,還應熟練地掌握檢驗設備一般故障的分析排除,并了解檢驗過程中的安全保護措施。在具體的檢驗過程中,由于國家標準中對同一產品、同一項目的檢驗有時會有多種方法,而不同的檢驗方法有可能會對同一項目的檢驗產生偏差,檢驗結果也會不同,所以對于檢驗方法的選擇,可以根據檢驗項目的性質、具體成分、含量、檢驗準確度的要求來選取,應盡可能選擇國際標準檢驗方法、知名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上公布的方法,若要采用非標準方法,需要得到技術負責人的批準和客戶的確認。在檢驗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檢驗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   

  六、真實記錄,嚴格審核

  原始記錄不光是出具檢驗報告的依據,還是檢驗機構的重要基礎資料,也是質檢機構檢驗人員素質、工作質量的表征,更是檢驗結果“溯源”的重要依據。因此,原始記錄中記載的信息必須完整、原始、真實。凡涉及或影響檢驗報告中的檢驗數據內容的應該詳細記錄。
  原始記錄必須記錄真實、填寫清晰,需要修改的采用杠改形式,同時保證原有字符清晰可見,修改人在修改處簽名,嚴禁隨意涂改。
  審核是把住質量關的重要手段。原始記錄需要嚴格審核,以保證其質量。審核內容包括:實驗室環境條件、儀器設備情況、試驗步驟、試驗方法、計量單位、數值修約以及文字符號的正確性,檢驗標準選用是否合理、正確,如果出現差錯,檢驗員應及時更正,出現大的偏離要及時上報質量負責人,尋找原因,及早采取補救措施,以免影響檢驗報告的按時出具。   

  七、科學、準確出具檢驗報告

  檢驗報告是質檢機構的最終產品,它既是傳遞產品質量情況的信息證明,又是質檢機構向社會承諾其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的證據。質檢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作為公證數據采用時,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為了更準確地出具報告與證書,質檢機構應對廣大員工進行“科學、公正、廉潔、高效”工作方針的教育,以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使大家牢固地樹立起“公正為本”的理念。并在堅持公正性的原則下,通過技術進步和優質服務,提高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水平。在出具報告的過程中,更要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規定的報告格式出具報告,并對檢驗結論用語進行統一規定,實行三級簽字審核制度。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