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李守春 于鳳 陳國美
目前,很多環境監測機構在計量認證的基礎之上進行或計劃申請實驗室國家認可。然而,其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編制兩套雷同文件、實際執行一項工作兩套記錄的現象;或者編制的體系文件不能同時滿足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的要求;或者在認證檢測方法選用方面不正確以及不全面;或者在體系文件編制過程中照搬照抄、不符合實際;又或在糾偏過程中存在過猶不及等現象。筆者結合實際參加計量認證評審和我站在計量認證與實驗室認可中的體會,提出解決環境監測機構在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質量體系建立過程中幾個具體技術問題的建議。
一、編制一套滿足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要求的體系文件
1.編制一套體系文件的可行性
目前,計量認證采用《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而實驗室國家認可采用CNAL/AC01: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兩套標準在技術路線和基本內容上是一致的,都是對質量體系的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提出要求。因此,檢測機構在計量認證的基礎上申請實驗室國家認可時,按照實驗室認可準則要求編制一套質量體系文件,并使其能夠滿足計量認證標準要求,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當然,在編制一套文件時要注意覆蓋計量認證的特殊要求。
2.編制一套體系文件的必要性
基于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標準的兼容和一致性,在實際工作中編制一套質量體系文件即可滿足計量認證和實驗室國家認可的要求。避免編制兩套文件的麻煩,有利于實際工作的貫徹執行,避免大量的重復記錄、重復檢查等工作。
但是應該注意,二者畢竟是兩套標準體系,其條款和格式有所不同。所以在編制質量手冊時,應編制一份質量手冊的章節與計量認證評審準則條款的對應關系表,其他層次的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記錄表格等質量體系文件可完全用一套。
3.“二合一”同步管理
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的監督管理周期是一樣的。所以,已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在申請實驗室認可時,可同時申請計量認證。把二者的管理周期統一起來,即在實驗室認可評審和監督評審時同時要求計量認證評審和監督評審,避免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的內部和外部雙重監督檢查。
二、選用合適的檢驗方法
1.國家法律有關要求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有關規定的要求,應首選國家規定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包括環境保護行業標準),其次選用地方環境監測方法標準。
被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強制性標準引用的方法標準具有強制性,必須執行。在進行環境監測時,應該按照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確定采樣位置和采樣頻率,并依照國家環境監測方法的規定進行測試與計算。
對于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項目,如果沒有相應的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時,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地方統一的分析方法,與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或污染物排放標準配套執行。相應的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發布后,地方統一的分析方法停止執行。
2.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有關要求
按照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的要求,實驗室在選用檢測分析方法時,應盡可能選擇國際、國家、行業、地方規定的檢驗方法;其次選用由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或雜志上公布的方法;盡量避免使用非標方法。實驗室在選用后兩類方法時,都要經實驗室技術主管確認。使用非標方法時,應明確告知用戶。
3.實際工作需求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適用、高效、便捷、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不斷出新。如:水質和空氣在線監測儀器、大部分應急監測儀器設備、部分現場監測儀器設備以及實驗室分析儀器等都在不斷更新改進,其性能和使用效果以及檢驗技術指標都符合需要。但是,絕大多數沒有與之配套的檢驗方法標準。這些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和設備須在確保溯源性或經適當比對后,才能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4.選用環境監測方法標準的順序原則
首選被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強制性標準引用的方法標準。
選用國際、國家、行業、地方(省級以上)規定的檢驗方法。
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或雜志上公布的方法。
企業標準或檢驗機構研究編制的方法等其他方法。
5.環境監測方法的使用
(1)使用已認證認可批準的方法
實驗室在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批準后,使用已認證的監測方法,并嚴格按照準則和已制定的程序進行環境監測工作,那么所出具的監測數據是合法有效的。
(2)使用非標方法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非標方法(包括由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或雜志上公布的方法和檢驗機構研究編制的方法等其他方法)時必須告知用戶,并且在協議中記錄說明。且應注意在該方法獲得認證認可前不能使用認證認可標志。
(3)在線監測等監測儀器設備的方法確認
對于使用前文提到的現場和在線監測等儀器設備,其檢驗方法的確定要依據其設計、工作原理及技術指標性能等,選擇與之適應的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檢驗方法進行對比驗證,劃定到已有的國際、國家和行業的檢驗方法標準上來,然后認證和使用。不能簡單地描寫成“儀器法”,更不能出現“沒有標準依據”的現象。
(4)《空氣和廢氣監測方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使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空氣和廢氣監測方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所引用的A、B、C類分析方法:A類方法是等效(不是等同)采用國家或環境保護行業標準分析方法,所以,認證時應認證相應的國家或環境保護行業標準分析方法,不能把A類方法視為國標分析方法來認證;B類方法是經過國內較深入研究和多個實驗室驗證證明較為成熟的方法;C類方法屬于試用方法。
所以在認證項目分析方法時,有國家或環境保護行業標準分析方法的一定要認證原國家標準方法。A、B、C類分析方法都屬于非標方法,使用時需要告知用戶?!犊諝夂蛷U氣監測方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只是環境監測工作手冊,不能當作國家或行業標準使用。
三、正確填報申請書
1.認證方法要全面
在填報認證、認可申請書時,“產品/產品類別”最好按環境要素兼顧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分類填報。如水環境要素: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污水、農田灌溉水質、地下水及景觀用水等分類。污水的檢驗方法一定要覆蓋到區域內所有類型污染源中已有國家排放標準引用的方法標準。避免認證方法不全面,使用時受限(認證和認可標志只限于申請批準的檢驗方法)。
2.同時申請認證和評審
在實驗室認可申請書封面的右上角填寫“同時申請(省級或國家級)計量認證”字樣。這樣認可委在組織評審時會與批準計量認證的技術監督部門聯系,同時進行“二合一評審”。
四、文件編制要全員參與,注重文件的實用性
1.確定文件的編制技術路線
首先要建立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審(核)技術組,落實質量體系運行的監督檢查機構。編審技術小組的成員構成由單位主要領導負責,以日常質量體系監督檢查和日常管理職責科室人員為主,由懂得檢測業務、熟悉工作流程和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參加(5人左右為宜)。過程為:
編審技術組負責編制質量手冊,起草程序文件初稿,編制有關不同類型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的編制要求。
各部門負責修改相關程序文件初稿、編制本部門有關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等。
編審技術組完善程序文件、審核各部門編制的作業指導書和質量記錄。
宣貫和修改質量手冊等體系文件。
審核批準體系文件。
試運行、完善修改、宣貫、申請評審。
2.全員參與編制,技術重點審核
在質量體系文件的建立過程中,一、二層次文件(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應由編審技術組征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意見,首先完成初稿,然后再由各部門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經過幾個循環確定下來。三、四層文件(作業指導書和質量記錄表格等)應經過首先由編審技術組提出編制格式和內容方面的要求,再由各部門直至具體工作崗位的人員進行編寫,然后由編審技術組審核的循環完善過程。切忌幾個人全部承包所有文件的編制。體系文件是規范工作程序、工作執行的標準。其使用對象是各個單位和具體人員,并且各崗位、各項工作有所區別和不同。所以,即使是綱領性文件——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也需要全員參與編制和宣貫;作業指導書和各類記錄表格由具體崗位人員負責編制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編審技術組工作重點放在審核。
五、明確目的,合理整改
在質量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偏離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也是正常的。有的單位一經發現不符合就要算“變天賬”,即把過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記錄都找出來重改?;ㄙM大量人力、物力,工作人員還有怨言。內審的目的是發現和及時糾正不符合,避免今后再錯。所以,在發現不符合后要從發現之時及時糾正,不必繼續往前追溯。當然,出現涉及委托用戶檢測報告正確性的問題時,我們還是要按規定的程序告知用戶并協商解決。
六、結束語
實踐證明,編制一套質量體系文件,能滿足計量認證和實驗室國家認可的要求,避免大量的重復記錄工作;“二合一”的管理方式,避免了實驗室內部和外部雙重評審;監測分析方法認證的正確和全面,能有效地防止監測方法使用錯誤,保證出具的監測數據合法有效;全員參與體系建設,有利于制定切合實際的體系文件,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合理的糾偏處理辦法,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工作,有利于體系的完善和促進環境監測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內容推薦
更多>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