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實驗室管理

實驗室認可中質量體系的維護和改進

發布時間:2008-07-17 作者:徐東鋒 劉偉 來源:www.jlbjb.com 瀏覽:2269

中原油田分公司技術監測中心  徐東鋒  劉偉

  質量體系指實施質量管理的組織機構、程序、職責、過程和資源。實驗室認可中質量體系是執行體系文件、貫徹質量方針、實現質量目標、保持質量體系持續有效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在質量體系運行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一是實驗室體系文件完善,但執行不力,形成寫一套、做一套的現象;二是體系運行缺少監督和審核,對體系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偏離規定的現象無應對措施,質量體系缺少不斷改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三是體系運行水平低,用戶投訴及檢查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缺少糾正質量缺陷的能力。為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為檢測工作提供保障,使質量體系能夠不斷完善和發展,在質量體系運行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健全監督機制,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

  質量體系運行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可能會引起質量活動及其結果發生偏離規定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和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各項質量活動的監控。實驗室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實驗室和相關部門設立專(兼)職質量監督員,形成質量監督系統。質量監督員應熟悉所監督的工作,在實驗室質量主管的指導下,按照質量體系文件要求監督各項質量活動在質量形成全過程中是否按規定運行。監督人員要對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記錄并保存,作為質量審核和質量考核的材料,同時作為內審和管理評審的輸入部分。通過完善的監督體系,使實驗室的質量活動在閉合的質量環中運行,同時不斷發現和解決質量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質量體系運行的質量。   

  二、開展質量審核,促進質量體系不斷完善

  實驗室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組織質量體系的審核。審核可分為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和管理評審。內部質量體系審核是實驗室質量體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作為一項重要的質量活動,內部質量體系審核是對質量體系是否按體系文件運行的評價,以確定質量體系的有效性。實驗室應定期對其質量體系進行審核(通常一年不少于兩次),內審由參加過相應培訓并取得內審員資格證的人員組織進行。審核人員應獨立于被審核工作,以確保審核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審核中按事先編制的質量體系審核計劃,統籌安排質量體系各個要素的審核內容、順序、要求、進度和次數。對重要因素和薄弱環節可以增加審核次數。當審核中發現所審核質量要素中存在可疑時,應該仔細分析,及時總結,并將審核結果及時反饋給實驗室管理者,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內容。

  管理評審是指由實驗室最高管理者組織,為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達到規定質量目標所進行的審核活動。管理評審是完善實驗室質量體系的重要手段。評審中可參考內部的監督和審核報告、外部對機構的評審、顧客的反饋以及可能的影響因素作為評審輸入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評審工作。對照質量體系的要求,通過認真細致的檢查、考核,有計劃、有重點地對質量體系運行有效性進行調查、分析,實事求是地對質量體系的運行做出評價。對發現的缺陷,要結合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并對質量體系文件進行相應地修改或補充,以促進質量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有效運行。   

  三、落實糾正措施,改進體系運行水平

  糾正措施是改善和提高質量體系運行水平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質量體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對質量體系審核中或是日常監督和用戶投訴中發現的問題,實驗室應及時進行調查,分析相關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糾正措施應做到責任到人、跟蹤落實,即由專人負責糾正措施的落實和相應的改進工作,并由監督人員跟蹤檢查糾正措施等落實情況,驗證糾正后的效果,并及時反饋到管理者。對于糾正效果不明顯的,要采取進一步措施,直至有明顯改進,從而達到改善和提高質量體系運行水平的目的。   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及不斷完善,一方面需要質量體系運行主體——實驗室全體人員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指導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需要實驗室運用好體系的監督機制,從過去開環式的管理模式轉變為閉環式的管理模式,使質量體系不斷完善,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持續改進和發展,實現實驗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為社會和用戶提供準確、可靠、公正、可信的檢驗數據。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