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 秦宜智
14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75年5月20日,17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署“米制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制,并確立以實物基準向各國傳遞量值的基本計量制度,從此揭開了人類統一測量的歷史?!懊字乒s”簽署144年后的今天,在全球共同慶祝第20個世界計量日的美好時刻,我們共同見證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的“國際決議”正式生效實施,共同祝賀計量事業全面進入“量子化時代”,意義非凡。
計量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國際計量單位制是全球測量體系的基石。今年世界計量日主題確定為“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國際單位制新定義“國際決議”的正式生效,就是向全世界宣示:國際單位制已完成自身量子化變革,計量實物原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計量單位都由自然界恒定不變的“常數”進行定義,人類將開啟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任意主體根據定義復現計量單位量值的大門。
計量量子化變革,使精準的極限測量成為可能,成為人類探索微觀世界和認知宇宙的重要推動力。通過嵌入芯片級量子計量基準,把最高測量精度直接賦予制造設備,并能長期保持穩定,實現對產品制造全過程的更準確穩定地感知和最佳控制,這是突破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的“卡脖子”問題的重要支撐,為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插上飛翔的“翅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計量工作,將計量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加強戰略規劃,部署重點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市場監管總局對計量量子化變革高度關注、積極跟進。目前,我國獲得國際計量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三,我國自主可控的國家時間基準達到3000萬年不差一秒,長度量子基準達到每米誤差不多于50納米,都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在這次量子化變革中,我國對溫度、質量的重新定義也作出了重要貢獻,能夠保證我國量值與國際等效一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規定,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他計量單位,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我國是國際米制公約的正式成員國。作為國務院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我們在此鄭重承諾,將遵守國際計量大會決議,繼續推行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以此次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決議實施為契機,推進中國計量的量子化進程,讓計量這塊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更加穩固、更有分量、更具價值。
首先,要更多發揮市場力量,著力健全充滿活力的計量工作體系。在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基本前提下,要大膽解放思想,強化問題意識,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把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不斷提升計量工作活力和創造力。
其次,要更多匯聚各方資源,加快制定量子化時代計量發展戰略。應對計量量子化變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整體規劃、協同推進。要以計量量子化變革為契機,聯合相關部門研究編制新一輪國家計量發展規劃,完善量傳溯源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加強量子測量技術產業創新引領和布局發展,突破一批急需的關鍵核心計量測試技術,啟動建設一批重大計量測試基礎設施,研制以量子傳感為基礎的量子計量標準,為科技強國、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最后,要更多參與國際共治,切實推動計量國際國內一體化發展。計量是世界通用技術語言。要著眼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計量國際交流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國際計量治理格局,實質性參與國際計量發展規劃、計量規則制度和計量科技研究,扎實推進國際計量互認制度改革和在中國的有效實施,籌備辦好2020年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大會,強化國際計量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全面提升中國計量的國際化發展水平。
計量事業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也站在了計量全面量子化時代的開端。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改革,迎接變革,更加重視計量,更多宣傳計量,更好發展計量,奮力夯實高質量發展的計量基礎,以優異成績迎接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5-27
2024-04-20
2022-03-30
2021-05-31
2021-05-20
2021-02-05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