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王秦平在紀念“5?20世界計量日”暨全國能源計量現場會上的講話
1875年5月20日,由17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了著名的“米制公約”,從此掀開了現代工業和科技發展嶄新的一頁。“米制公約”是一項在全球范圍內采用國際單位制和保證測量結果準確一致的政府間協議。130年來,國際米制公約組織對保證國際計量標準統一、促進國際貿易和科技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由米制公約成員國組成的國際計量大會在1999年第21屆年會上把每年的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在2001年主席理事會上將世界計量日活動列入OIML行動計劃。在此后每年的5月20日,許多國家都以多種形式開展計量宣傳活動,普及計量知識。國家質檢總局已經連續幾年組織開展了世界計量日慶?;顒樱骷壻|量技術監督部門在世界計量日期間,聯合有關部門,組織社會各界舉辦各種形式的計量知識講座、計量展覽、向公眾開放計量檢測實驗室、對企業和社會提供優惠或免費計量檢定校準服務,并通過張貼宣傳畫、在報紙雜志開辟專欄等方式,在全國各地開展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的計量意識,宣傳計量在推動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作為今年世界計量日慶?;顒拥慕M成部分,國家質檢總局委托中國計量協會在山東濟南舉辦以“計量與節能”為主題的現場會,有關行業和企業的代表將就企業計量工作與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等內容進行研討,交流節能降耗的措施和經驗,將對強化能源計量管理,落實國務院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部署,進一步推動開展節能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一、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措施
能源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隨著人口增加、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重化工業和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能源制約矛盾更加突出。從近幾年能源消費增長的趨勢看,要實現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能源需求量將高達30多億噸標準煤。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石油和電力供應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還面臨水資源和交通運輸制約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無論是增加國內能源供應還是利用國外資源,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粗放型使用能源,能源利用率低,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經濟發展還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目前,我國僅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就達2000多萬噸,酸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盡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狀況,改善環境質量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解決能源需求問題,節約能源是重要措施之一。節約能源是緩解能源制約矛盾的現實選擇,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不下大力氣節約能源,就難以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新型工業化就難以實現。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節能的重要性,樹立憂患意識,增加危機感和責任感,大力提倡節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設資源節能型社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貢獻。
要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必須采取強有力的節約能源措施,而這些措施的落實都離不開計量。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的最有效途徑,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能源計量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領域,從原材料采集、運輸、物料交接、生產過程控制到成品出廠,都需要通過測量數據控制能源的使用,涉及到熱工量、化學量、力學量、電量等諸多學科測量參數的應用,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離開計量數據管理,就不能量化各個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各項節能措施就無法實施。工業企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增強節能意識,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保障經濟發展后續能力,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節能型工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是利國、利民也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大好事。企業建立完備的能源計量監控管理體系,既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同時也對加強企業生產經營核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安全生產和環境監測具有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通過能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可直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各行各業均不惜把大量資金投入到計量領域,以期獲得高額經濟回報。據美國《科學》雜志統計,美國一天的測量活動達2000萬次。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對78個主要行業的調查表明,計量的投入占GNP的6%,其中依賴計量的行業對計量的投入占總投入的20%。加拿大政府計量管理機構的一項調查表明,對周期檢定每投入1美元,可以減少因計量不準損失11.4美元。在我國,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能源消耗總量較大的行業一直非常重視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企業能源計量體制,跟蹤國際能源計量技術的發展,也總結出一些適合國情和行業特點的管理經驗。
然而,目前有些企業仍未把節約能源和綜合利用作為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節能的法律意識淡薄,企業能源計量工作比較被動,認為能源計量是政府要求的,是“不得不做”的,因此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開展企業能源計量工作仍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對能源計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企業領導層片面追求產量和產值,忽視計量管理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質量的保證作用以及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能源計量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二是企業計量基礎薄弱,企業計量設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導致計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三是計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計量管理制度或不嚴格執行,使計量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四是企業內部計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企業計量人員缺少技能提高的機會且待遇較低,很多高素質人才流向其他生產部門;五是行業主管部門和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企業的指導服務不到位。這些原因導致在一些企業計量工作沒有充分發揮促進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的應有作用。
二、多管齊下,狠抓管理,扎實推進企業能源計量工作
做好企業能源計量工作需要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而關鍵在于廣大企業自身。當前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完善能源計量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做好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必須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強化能源計量的法制觀念。1997年頒布的《節約能源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履行節能義務,該法還規定把節約能源作為國家發展經濟的長遠戰略方針,把國家節能政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節約能源,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當加強宣傳和監督管理的力度,促使企業嚴格遵守《計量法》和《節約能源法》以及有關法規政策的要求。
近一年來,國家質檢總局加強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聯系、協調,共同研究探討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的措施。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將根據《計量法》、《節約能源法》和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有關能源計量的規章和辦法。國家質檢總局擬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關于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意見”,建立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鼓勵機制,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推進企業能源計量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已發布了十多項能源計量管理和節能監測方面的國家標準,今后還將根據經濟發展需要,繼續組織制定相關的國家標準,修訂現行的不適應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國家標準。政府有關部門、重點高耗能行業和企業要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計量技術機構也要積極參與相關工作,在能源管理方面發揮計量部門檢測能力強的優勢,為節能降耗、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做出貢獻。
建立節能評價體系,提倡節能生產。依據《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導則》國家標準,對企業特別是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計量儀表的配備率和完好狀況進行檢查。要提倡生產過程中的能源計量。能源計量并不僅僅是簡單的進出廠的能源量的計量,而是伴隨著企業生產的全過程之中,通過量化跟蹤和量化考核發現工藝缺陷、技術潛力和管理漏洞,及時加以改進提高,促進技術進步。
表彰能源計量先進企業。在企業自愿的基礎上,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社會中介機構依據國家標準GB/T19022《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開展幫助企業完善計量檢測體系評價工作。對于符合《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和《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導則》國家標準的企業,作為能源計量先進單位,國家質檢總局將通過適當方式給予表彰,在組織評選名牌產品、免檢產品等工作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二是引導企業加強計量基礎工作,把節能挖潛落到實處
國務院辦公廳2004年4月1日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經國務院同意,2004~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全面推進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通知要求,要采取綜合措施,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工作,建立健全資源節約責任制。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單位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政績觀的高度,明確責任,明確一位領導干部負責資源節約工作。要完善能源、水、原材料使用的計量、記錄、報告、獎懲等管理制度,把資源節約的責任納入各工作崗位的職責之中,納入各單位的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層層有責任,逐級抓落實。
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主體是企業。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按照國家統一組織開展的資源節約活動的要求,從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能力和發揮計量檢測數據在節能降耗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幫助、引導企業全面加強能源計量工作。
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領導是關鍵、制度是保證、人員是基礎。企業領導要重視能源計量工作,熟悉國家能源、計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掌握相關政策,組織協調企業的能源計量工作;要建立能源計量管理體系,形成相應的計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計量管理機構職責及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制度、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等規章制度;要加強能源計量人才隊伍的建設,切實提高能源計量人員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現代能源計量管理的需要。
企業要不斷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能力,提高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和對能源計量檢測過程的控制水平。要依據《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導則》國家標準的要求,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配備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能源計量器具,并認真做好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工作,確保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
企業要對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處理、使用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管理,充分發揮能源計量檢測數據在生產經營、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狀況統計分析等各項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學、準確的計量數據指導生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三是要加強對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監督管理,提高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質量
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強化對能源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調整重點能源計量器具許可證的發證權限,通過頒發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型式批準、組織后續監督抽查等手段,強化對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監督管理,重視和支持企業加強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科研開發,對不能滿足技術要求的能源計量儀表及設備要堅決淘汰,凈化能源計量儀表市場。
計量技術機構要盡快建立新型能源計量儀表的計量標準裝置及校準裝置,制定出相應的技術規范,擴大能源計量儀表的檢定校準覆蓋范圍,保證能源計量儀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據和途徑;要針對能源計量儀表的綜合性、難以拆卸性等特點,引進和研制能源計量儀表在線檢定校準裝置,研究推廣在線檢定校準方法,為企業提供現場計量檢測服務。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組織計量技術機構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高耗能行業、企業的能源計量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四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計量協會等社會中介機構和計量技術機構的作用,為企業提供服務
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計量協會等社會中介機構和計量技術機構的作用,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逐步建立為企業能源計量服務的技術平臺,在節能計量儀表配備情況的檢查、企業能源計量狀況的評判、人員資質的培訓考核等方面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對企業的服務。
加強能源計量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能源計量工作,針對全國廣大企業開展能源計量有關法律法規和節能監測技術標準的教育、培訓工作,推廣應用能源計量檢測新技術。
要重視能源計量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由于能源計量是企業能源管理人員的“眼睛”,又有別于一般的傳統計量,能源計量技術的迅速發展,要求能源管理人員、計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要有一個重新學習、完善自我的過程,國家質檢總局將組織有關單位對能源管理人員、計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在今年的適當時候,國家質檢總局還將組織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企業能源計量狀況的抽樣調查活動,選擇一些高耗能行業,進一步了解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情況、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以及完好狀況、計量數據的應用情況,完善相關管理措施,不斷推進能源計量工作。
節約能源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也是全社會和廣大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要按照國務院深入持久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要求,認真研究能源計量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奮發圖強,埋頭苦干,扎扎實實地做好能源計量工作,為落實國務院加強節能管理的部署、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5-27
2024-04-20
2022-03-30
2021-05-31
2021-05-20
2021-02-05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