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八項重點措施,進一步規范和凈化計量市場,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持續加大計量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抓住重點區域、重點節點、重點范圍,組織對集貿市場、水果店、夜市進行檢查,嚴肅查處使用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超檢定周期、具有作弊功能電子計價秤等計量違法行為。進一步溯源挖根,從嚴查處一批型式評價等生產能力資質一致性方面的違法案件,從重查處生產、改造、銷售具有作弊功能電子秤的違法行為,同時加大對生產銷售電子秤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
壓實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市場主辦方要做到“四配”,配備專(兼)職計量管理員負責集市的計量管理;在集市出入口及水產、水果等重點區域配置公平秤;結合實際需要配置500克或1000克砝碼,并進行每日巡查和督促檢查;建立完善集貿市場計量器具管理臺賬。
鼓勵市場方適時公示消費投訴信息,鼓勵對違法失信商戶懸掛黃牌警示,鼓勵對多次計量失準和計量失準仍強買強賣造成負面影響的商戶直接清退出市場,加強對計量失信商戶的管理和懲戒,倒逼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
實行監督檢查結果通報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組織開展集貿市場日常監督檢查,隨機抽查經營秤的使用情況,形成抽查情況通報,向社會公開發布抽查結果,對發現的作弊秤問題,公開曝光、嚴肅查處。
積極穩妥處置投訴舉報。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發揮“12315”平臺作用,規范投訴舉報處置行為。
培育試點引領示范。在海鮮、水果等重點區域,選取2—3個集貿市場開展“智慧秤”使用試點工作,鼓勵市場主辦方統一配置“智慧秤”,實時聯網監控,不可自行調節,確保在交易重量上足斤足兩,杜絕發生調秤現象。實施掛牌警告及激勵機制,營造誠信經營、公平公正的市場氛圍。
開展手機變“砝碼”科普活動,提升消費者識假防詐和自我維權的便利性、適用性,同時對違法商販形成一定的威懾力,積極營造社會共治共享的計量氛圍。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開展主題宣傳、強化日常宣傳、加大識假防詐宣傳,進一步提高消費者識假防詐常識和能力。
建立聯合聯動機制。積極與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開展聯合治理,強化橫向部門聯動,厘清職責界限,加大協調配合,提升作弊秤治理整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