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市場監管

超市散裝商品短斤少兩 (2004-11-22)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深圳商報 瀏覽:1343
超市所售事先已稱好重量并用塑料餐盒和保鮮膜包裝好的散裝商品,在給消費者方便的同時,也在讓消費者不明不白地掏了冤枉錢。昨天,記者根據投訴,對我市部分超市進行暗訪后發現,超市散裝商品普遍存在這種變相的短斤缺兩現象。   投訴:為包裝盒買單太冤枉   昨天,家住蓮花北的吳女士向記者反映,前不久,她在某超市買了一只用塑料餐盒和保鮮膜包裝好的羔蟹。標簽上標明,凈含量為0.21kg,單價為81.6元/kg,售價為17.1元?;丶液?,吳女士把羔蟹連包裝一起拿到附近的小門店電子秤上過秤,發現總重量就是超市標稱的凈重量0.21kg。再把羔蟹拿出來,將包裝的塑料餐盒和保鮮膜稱了稱,電子稱顯示12g。這就是說,她為包裝羔蟹的塑料餐盒和保鮮膜付出了12g羔蟹錢0.98元。   吳女士由此多了個心眼。據她的觀察,她經常光顧的這家超市的這種散裝商品,都是在包裝好后再稱重量、打價。她說,超市的這種做法無疑讓消費者多掏了腰包。而且,消費者為包裝商品的塑料餐盒和保鮮膜付出的冤枉錢,隨著商品的價值高低而不等。   調查:廉價包裝與商品等貴   昨天上午11時,記者分別來到3家超市,對此展開調查。調查發現,同樣廉價的塑料餐盒和保鮮膜,由于所包裝商品價值不同,它們的價格也大不一樣。   在一超市的干貨柜上,記者拿起一盒標價為4.8元的魷魚干,標簽處寫明:凈含量0.054kg,單價89元/kg。當記者將這盒魷魚干復秤時發現,加上塑料餐盒和保鮮膜,魷魚的總重量已只剩了0.052kg。把魷魚從包裝盒里取出,塑料餐盒與保鮮膜的重量為0.01kg。這就是說,魷魚的實際凈含量僅為0.042kg。去掉縮水的0.002kg,消費者為方便盒和保鮮膜付出了0.89元,占整個商品價格的18.5%。   在另一家超市,半個用塑料餐盒和保鮮膜包裝好的木瓜標價為4.00元,標簽顯示,凈含量為0.66kg,單價為6元/kg。復秤后顯示,所謂凈含量0.66kg就是木瓜加塑料餐盒和保鮮膜的毛重。一份標價為3.1元的鮮豬肝,凈含量標稱為0.225kg,單價為13.6元/kg。   如果把塑料餐盒和保鮮膜按照上述0.01kg計算,則這兩個同樣的包裝盒的價格由于所包裝的商品不同,其價格分別0.06元和0.136元。   而第三家超市一份標稱凈含量為0.19kg、單價為36.8元/kg、售價為7元的牛肉,其包裝所用塑料餐盒和保鮮膜的價值0.368元。   現象:包裝計價已成慣例   調查中,記者發現,如此售賣的商品主要是散裝熟食、果蔬、蜜餞、干貨等食品。消費者在不知情或無從選擇的情況下,為塑料餐盒和保鮮膜等包裝物支付了商品價款。   在某超市,記者問:“標價包括包裝物嗎?”當然了。超市都這樣,商品沒包裝不好打價格?!笔圬泦T干脆地回答。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