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收購戶計量器有“鬼” 農民血汗錢流進不法商販腰包 (2004-08-1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楚天金報
瀏覽:1743
當隨州市曾都區的一些農民把用汗水澆灌的果實滿懷喜悅地賣給個體收購商販時,誰知這些商販已偷偷地將“第三只手”伸向他們的口袋。
據隨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執法人員統計,今年前7個月,他們先后對曾都區300多戶農產品(小麥、棉花、油菜籽、黃豆、芝麻等)收購戶的計量器具進行檢查,發現近50%的收購戶采取各種方式在計量器具上“搗鬼”坑農。按每個收購戶季節性收購最低盈利4萬元核算,全區累計至少有50多萬元農民血汗錢流進不法商販腰包。
7月22日,隨州市計量鑒定測試所工作人員在萬店塔兒灣街道檢查發現,個體收購戶陳某收購糧食用的竟是兩個超重“增砣”(又稱毛砣),其中一個“增砣”超重55克,另一個超重34克。該所技術員介紹,陳某用這兩個砣每收100公斤小麥,就可克扣5.5公斤、3.4公斤,將其無償據為己有。類似陳某這樣的收購戶,在曾都南部、中部鄉鎮都存在,增砣最多超重100多克。
據了解,一些農產品個體收購戶除采用加重“增砣”坑農外,還在讀數上玩把戲,利用一些農民的疏忽或不識秤,將過磅的數字有意讀少。少數收購戶在“增砣”上打眼罐鉛加重砣重,從農民身上撈油水。
目前,該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已加大了對非法收購戶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