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身邊看不見的“漏洞“ “黑心秤“最高處罰5萬元 (2004-07-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2193
水、電、煤、暖“民用四表”的計量偏差誰來檢定?事關市民身體健康的超聲、輻射等“醫用三源”精確與否誰來把關?服務行業中存在的計時、計費等“內容縮水”誰來界定?……隨著首部《山東省計量條例》正式實施,這些長期困擾市民的“老大難”問題將迎刃而解。
由于“民用四表”的檢測工作長期空白,超期使用等造成的偏差正在不經意間給市民帶來經濟損失。據質監人員介紹,近年來經常接到這方面的投訴,還有一些居民為此拒繳水電等費用。新條例實施后,以前一些“法律盲區”將得到有效解決。比如,在改裝計量器具過程中增加作弊裝置或功能的,除沒收非法所得外,將處以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建設單位安裝住宅水、電、煤、暖等計量器具的,必須到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首次強制檢定,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的,不得安裝,違者將處1萬至2萬元罰款等。
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新條例突出了對商品量和服務量的控制,過去比較抽象的計時停車、計時收視、計時按摩等在時間和內容上“縮水”的問題都有章可循。同時,我市還將整治范圍延伸到社會公用計量器具、工程質量監理用計量器具、司法鑒定用計量器具等各個領域,并對醫療儀器計量等領域進行重點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