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蟹不再付繩錢 (2004-07-02)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解放日報
瀏覽:2159
6月26日,家住曹楊路的張女士意外地發現,在銅川水產市場里買青蟹,可以不再為綁蟹繩付錢了!原來,上周二銅川水產市場發出公告,宣布從下月起正式實行“賣蟹不賣繩,凈重計量計價”,目前正處于試運行階段。據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做法將從7月1日起在銅川路上的所有水產市場全面推行,這意味著上海80%的青蟹批發交易將實現無繩化。
很長一段時間內,青蟹扎草繩似乎成了很多商販短斤缺兩的“正道”,有的甚至“繩比蟹重”。一個月前,銅川水產市場向社會承諾:“每只重量低于500克的青蟹,扎繩含水不得超過50克;500克以上的青蟹,扎繩含水不得超過100克”。當時本報曾撰文指出,“限定繩子在售蟹中的重量”
只是一種改良做法,更徹底的做法應該讓青蟹“去皮”銷售。(詳見本報5月20日《青蟹“松綁”為何難》)如今,消費者買蟹終于可以不花“冤枉錢”了。
記者6月27日在銅川水產市場看到,以往綁著濕淋淋稻草繩的青蟹現已“瘦身”許多,絕大多數都換上分量較輕的塑料繩;在每個蟹攤的上方還掛著嶄新的告示牌,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去繩稱重,凈重計量、計價。一位攤主熱情地向記者吆喝著:“賣蟹不賣繩嘍,準保劃算來著,來兩只?”記者問他怎么個賣法?他拎起一只蟹比劃著說:“信得過,這只7兩的蟹我算你6兩,1兩繩重不算錢;信不過的話,我把繩解開稱凈重,稱好了再給你綁起來?!?
隨后,記者從銅川市場辦公室獲知,市場在“限定繩重”的基礎上,正是采用以上兩種辦法實行“去皮”銷售;消費者如有疑慮,還可到市場公平秤進行復秤。同時,在批發銷售中也堅持去繩銷售,每一筆銷售單上都必須明確注明毛重和扣除繩子后的凈重。據悉,經過近一周的試運行,“去繩銷售”并沒有引起青蟹價格上漲。
上海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批發環節,青蟹“去皮”銷售的做法將首先在銅川路進行試點,逐步推廣到全市。而對于零售環節,國家《計量法》規定零售商品必須“去皮”銷售,因此一直是上海監督抽查的重點所在,市民如發現餐飲企業存在不去皮銷售的情況,可及時撥打12358質量熱線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