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召開的有關會議上獲悉,我國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艱巨。針對“十二五”更大規模、更長時期節能改造的財政政策、融資模式尚未確定,改造工作有可能出現中斷。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節約能源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匯報材料顯示,國務院明確的“十一五”期間完成1.5億平方米的改造任務,基本仍是依靠中央及地方財政資金推動,供熱企業、居民、能源服務公司、金融機構等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機制尚未建立。同時,供熱計量改革已進行多年,但體制機制障礙仍然沒有突破,改革進度滯后,導致節能改造收益難以充分體現。
據了解,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開局良好。截至2010年7月底,北方15省市已經完成節能改造面積共計1.2億平方米。2007年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17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獎勵42億元,地方財政配套59億元,受益居民投入12億元,企業及其他社會資金投入60億元。據統計,已完成節能改造的1.2億平方米建筑可形成年節約120萬噸標準煤的能力,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二氧化硫2.4萬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城市冬季煤煙型污染,并延長建筑使用壽命20年以上,有效減少大拆大建。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