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采訪獲悉,目前,廣東正醞釀開展電磁輻射污染收費的研究。省物價局局長孫慶奇近日透露,廣東在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是著力開展電磁輻射污染等領域的環境價格政策研究。
但專家介紹,若要收費必先界定電磁輻射激發源,而目前空氣中充滿了電磁輻射,界定激發源無異于大海撈針。
5月27日、28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價格論壇上,廣東省物價局局長孫慶奇在報告中指出,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廣東在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是著力開展電磁輻射污染等領域的環境價格政策研究。
對此,省物價局有關負責人解讀這份報告時指出,廣東肩負著全國價格改革先行者和試驗田的使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價格改革上都是先行先試,取得經驗后向全國推廣。廣東省物價部門在“十二五”時期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資源環境價格改革,而光污染和電磁輻射污染作為資源環境的一種,將納入未來一段時間的研究范疇,目前正在進行有關政策的研究。至于政策的具體內容以及何時開始實施等細節,該負責人沒有透露。
廣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則表示,我國目前征收的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棄物等四項排污收費是由環保部門代表國家向排污主體開征,但國家對電磁輻射污染還沒有明確的定位以及收費方向,因此目前尚不明確這項“排污收費”歸哪個部門管理。
專家:確定激發源有難度
電磁輻射造成污染將要收費?華南理工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周曉明教授認為,若要收費的話,必須有個收費主體,電磁輻射污染的主體是輻射激發源,但目前空氣中到處充滿了電磁輻射,要確定激發源談何容易。
周曉明教授介紹,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電磁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影響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歐洲通用的2W/kg,即每千克的生物組織接受電磁輻射不能超過2W,另一個是美國使用的1.6W/kg。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也規定了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的熱效應危害值:頭部不能超過38℃,軀干不能超過39℃,四肢不能超過40℃。但這些都是就相對單一的輻射激發源而言。目前的空氣中有廣播電視信號、對講機信號,還有高壓線、家用電器等電器設備產生的電磁輻射,即使有人被電磁輻射傷害,想在眾多輻射中找出電磁輻射激發源,也無異于大海撈針。
產生電磁輻射的設備
廣播電視發射設備,主要為各地廣播電視的發射臺和中轉臺。
通信雷達及導航發射設備通信,包括地面衛星通信站、移動通信站。
工業、科研、醫療高頻設備,如高頻理療機、超短波理療機、紫外線理療機等。
交通系統電磁輻射干擾,包括電氣化鐵路、輕軌及電氣化鐵道、有軌道電車、無軌道電車等。
電力系統電磁輻射,高壓輸電線包括架空輸電線和地下電纜,變電站包括發電廠和變壓器電站。
家用電器電磁輻射,包括計算機、顯示器、電視機、微波爐等。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