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科技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在“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上的演講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玉寬
??? 在這金秋時節,以“計量科技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國內外計量界精英,是中國計量工作者了解國際計量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探討計量如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際計量組織和世界計量技術機構代表交流計量工作經驗和開展技術合作的一次難得機會??鬃釉唬骸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我代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來自世界各地及國內的嘉賓和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
??? 昨天,各位來賓參觀了我院和平里和昌平的兩個院區,對我院的發展現狀有了初步印象。我愿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近年的發展與工作情況。
??? 基本概況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國家計量基準、標準體系,形成了我國計量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的源頭和確立了計量科學研究的核心地位。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隸屬國家質檢總局,是社會公益型科研單位,國家最高的計量科學研究中心。主要職責是:研究、建立、保存和維護國家計量基標準和標準物質,開展國際比對保證計量量值的國際一致性;進行計量量值傳遞和溯源工作,以保證國家量值統一、準確;開展共性、基礎性和關鍵性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計量科學研究。
??? 計量院現有兩個院區,昌平院區定位是計量科技創新基地,和平里院區定位是計量量傳檢測服務基地。
??? 計量院下設10個研究所,從事長度、熱工、力學、光學、電磁、聲學、信息與電子、時間頻率、電離輻射、化學計量以及醫學、生物、能源、環境、材料和工程計量等多領域的計量科學技術研究。
??? 我院現有職工757人,科技人員644人,含:1 位中國工程院院士,61名研究員,186名副研究員。97人具有博士學位,160人具有碩士學位,碩士以上人員占科技人員總數39.9%。離退休人員1075人。
??? 回顧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50多年的發展歷程,當前我們處于最蓬勃的發展時期之一,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支持,使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2006年的全國科技大會明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國家加大了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研究的經費支持,我國計量科技經費大幅增加;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出“研究制定高精確度和高穩定性的計量基標準和標準物質體系,”計量科技發展得到國家高度重視;
??? ???計量院昌平實驗基地的建設落成和國家在運行經費方面的大力支持,為我院計量科技發展創造了更好的科研環境和發展空間。
??? “十一五”期間,我院科研項目數量逐年遞增,科研領域不斷拓寬。2009年在研課題數量為339項,約為“十五”期間科研課題數量的總和,涉及經費5.53億元。
??? 創新發展
??? (一)科研領域明顯拓寬,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 (1)瞄準國際前沿,實現重點突破。把握國際計量前沿研究的發展趨勢,開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計量基標準建立”等重點項目,包括能量天平質量量子基準研究、可編程約瑟夫森量子電壓基準研究、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研究、精細結構常數測量關鍵技術研究、阿伏加德羅常數測量關鍵技術研究、冷原子納米尺度計量基準關鍵技術研究、鍶原子光鐘等。這些項目是針對國際單位制重大改革所開展的前沿研究,項目的設立和開展,體現了國家對計量基礎研究的重視,體現了我院加強前沿儲備,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和先進性科學研究,實現創新發展、重點突破的發展戰略。
??? (2)瞄準國家目標,服務社會需求。針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解決高新技術產業化、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民生安全等領域對計量科技的迫切需求,在不斷提升傳統計量專業領域科技水平的同時,不斷調整和完善我院專業設置結構的優化,啟動了生物安全計量、能源計量國家支撐項目,以及醫學計量、新材料計量(納米計量)、環境計量等新領域的預研。在服務航天工程、科技奧運、三峽工程、西氣東輸、節能減排、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國家重大工程和項目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緊急研制50臺黑體輻射源標準裝置投入各地使用,為各口岸溫度計的現場校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持;為保障醫療檢測設備測量分析準確可靠,成功研制了輸液泵檢測儀的校準裝置、呼吸機測試儀校準裝置,建立了全國近40萬臺輸液泵,30萬臺呼吸機的量值溯源體系。在服務四川汶川地震和災后重建中“五種生物多胺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首個國家技術標準批準發布;在服務北京奧運的“食品中違禁藥物(興奮劑)標準物質研究”形成技術標準并應用于供奧運食品檢測; “城市能源計量體系研究”課題,直接服務于國家西氣東輸重大工程,為解決天然氣能量計量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應對“三聚氰胺”事件中,按照“快速、準確、便捷、經濟”的要求,研制出“用液相色譜法測量液態奶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檢測方法,形成技術標準,在全國范圍得到廣泛應用。
??? (3)優秀成果不斷涌現,測量能力不斷提高。30年來,我院共有70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十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0項,2006年和2007年《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裝置》、《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課題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鑒定驗收的項目189項,同比增長105%。2008年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97篇,比2006年增加113篇,提高40%。2009年計劃鑒定驗收課題為149項。
??? 計量院保存國家計量基準125項、國家計量標準230項,獲得制造許可的有證標準物質757項,形成了涵蓋七個國際基本單位的國家基、標準體系的主體,發揮了基礎支撐保障作用。開展經總局授權的檢定項目587項,確保法定量值傳遞的準確統一;開展經認可的校準服務508項、檢測服務338項。2008年為全國提供量值傳遞服務所檢定校準的儀器設備達13萬臺(套),提供標準物質30萬單元,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累計參加了227項國際關鍵和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