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13家醫院協議承諾互相認可彼此部分醫學檢驗、醫學影象檢查結果,減少重復檢查,減輕市民看病負擔。但記者調查發現,新政實施兩周有余,利好政策卻并未讓該通行的驗單,通行起來。究其原因,除醫療機構未宣傳好政策、多數患者不明白、新政無具體實施細則和處罰舉措等因素外,患者前往一家醫療機構就醫的習慣,也成了制約驗單通行的一個主因。即使知悉政策,患者要么不在市級醫院間轉院治療,要么嫌帶驗單跨院通行太煩瑣。
記者調查
醫院 光簽協議未宣傳一單通
連日來,記者走訪13家市屬醫療機構發現,實施“一單通”后,各醫療機構并未在門診、急診顯眼位置推出專題性宣傳欄?!皩嵤粏瓮ā喽嗌偕儆绊懙结t院收益,無怪于簽署協議的13家醫療機構集體沉默。”記者多名醫生朋友表達這樣的觀點。
即便撇清使用其他醫療機構出具驗單后的醫療事故責任認定問題,經濟利益懸在醫務工作者身上,其能否真正通行起來,可想而知。“醫療機構表面上不提創收問題,但各科室醫、護人員的收入往往和接診病患的實際花費掛鉤的固有模式,這是個心照不宣的事實”,有醫生對記者如是說。
記者與多家參與協議醫療機構的分管副院長、醫務科聯系發現,不少機構要么迄今沒收到有執“驗單”要求跨院通行的患者就醫報告,要么就是尚處在等待上級行政部門進一步予以明確,或下發實施細則的階段。
醫生 建議患者最好重做檢驗
即使熟知一單通的患者,真正能受益的并不多。黃先生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海珠區某三級甲等醫院就診。他告訴記者,自己感冒癥狀早在十天前就發生,在番禺當地醫院(并非此次市級協議醫院)就診,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數量超標。在服用完醫院開出的藥品癥狀緩解后,感冒又犯,便到單位附近三甲醫院內科就診。雖然他拿出番禺區醫院出具的病例和檢驗結果咨詢,但醫生還是以檢驗時間過長,病情出現過緩解、復發的波動為由建議重做檢驗,“我覺得醫生說得也對,雖然結果顯示仍是白細胞指數超標,結論同樣是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 就醫習慣固定難享新政
此外,不少患者嫌麻煩以及就醫固定醫院也是一單通難通行的原因之一。家住海珠區寶崗大道賀伯伯告訴記者,他多年習慣在家附近同福路市紅十字會醫院看病,真要轉去其他醫院,有點不習慣。即便是上白云區同和自己兒子家住的那段時間有什么病痛,他仍然選擇坐公交車回到同福路就診。
記者調查發現,像賀老伯這樣有固定“幫襯對象”的患者,在患者中占六成以上。在廣醫附一院看感冒的方小姐告訴記者:“應該說,現在只要在等級上評上了三級甲等的醫療機構,醫療技術水平上差異不大,真的要是發現有更大、更復雜疾病,要找也會找省人民醫院、中山系醫院等規格更高醫療機構,到時‘一單通’能通起來嗎?”
市民VS專家
設立統一檢驗中心?
影響手術
建議:針對各大醫院儀器設備參差不齊,醫生技術良莠不齊,一定程度上“醫學檢查結果互認”形成阻礙。有市民建議是否可以設一家專門檢查醫院,所有檢查由該醫院承擔,保證質量、技術同等,檢查結果出了事故容易算在誰頭上。
回應:中山二院醫務科副科長褚忠華質疑道,醫院急診科需要立刻手術前,大多會做很多檢查,而這些檢查需要快速出結果。如果設立檢查醫院,對急診病人手術檢查,就需要送到統一醫院,再將檢查結果拿回本院;若遇上交通擁擠,大大阻礙檢查結果出來的時間,影響手術。
只留急診檢查設備?
體制不允
建議:如果保留醫院急診科所有檢查設備,其他門診、住院檢查交給專門檢查醫院,是否可行?
回應:褚忠華解釋,這樣將大大加大醫院成本。如果醫院保留急診檢查的完整設備,已經能夠承擔門診、住院病人檢查,如果設立急診檢查只為急診,養人、養機器的壓力很嚴重?!叭绻煌ā⑿畔⒒揭欢ǔ潭?,或許可以考慮,但目前體制還不行?!瘪抑胰A說,醫院現在都是拼綜合實力,不可能又回到“診所”時代。
醫生說法
一單通賭注壓“醫德”上 大多省級醫院已經互認
中山大學附屬系統醫院早在2006年已簽署醫療資源共享,包括對檢查結果互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務處處長劉全?、中山二院醫務科副科長褚忠華均認為,他們認可本系統內其他醫院檢查結果,對于CT、MR檢查,其他三甲醫院檢查如果清晰,醫生也認可診斷。如果影像質量差、醫生對診斷有異議,會建議重新檢查。
廣東省中醫藥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他們早就互認檢查結果,而且一般還要求患者就醫時,將以前檢查報告帶給醫生參考。對病情變化較快的疾病,醫院一般會要求重新檢查,如糖尿病人血糖檢查。而如血型等常規檢查,在其他醫院做過,一般不好要求再做。
檢查結果互認杜絕開單提成
“認不認其他醫院檢查結果,純粹看醫生有沒有為病人著想,醫德是關鍵?!睆V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體檢科主任陳瑞芳說,她平時出診,會將病人帶的檢查報告參考,結合癥狀就可以治病開藥。過一段時間后再會讓病人復查,看看治療效果。她很多病人是澳門、深圳、東莞、湛江的老人,會建議在當地三甲醫院檢查。有些老人做空腹血糖等檢查,長途坐車到廣州,對結果沒太大影響,但人文關懷不夠。尤其是胃腸鏡檢查,非常痛苦,無痛的又貴,她也是建議患者當地做檢查,相信大多數醫生是有醫德的,而且她所在醫院沒有“開單提成”,醫生更不需要靠多開檢查拿獎金,而大部分醫生也會認可“檢查結果互認”。
她說,檢查結果互認可以杜絕開單提成,但還是要看醫德。某些醫院醫生多開檢查單可以獲提成,一單通后,患者可以少作檢查,這些醫院不良之風可以被制止。“但醫生不認其他醫院檢查結果,也沒有辦法,衛生部門又沒有其他強制政策支持一單通。”由于缺少強硬輔助政策輔助支撐,“一單通”能否被執行,變成考驗醫生醫德的天平。
醫生說法
一單通先要儀器標準化 外科醫生對一單通謹慎
“對于需要施行手術的患者,檢驗單據肯定是要重來。”某三甲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說,不是為了賺患者那點檢查費,而是患者在其他醫院檢查的儀器、醫生技術,與自家醫院相差較大,害怕誤診,不是腫瘤誤認為腫瘤而開刀了,到時患者會以醫療事故為由吵鬧。做手術畢竟不能隨便“下刀”,還是要徹底清楚“敵人”后才好下手。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