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熱點聚焦

設計偏離計量機能 計量管理失控 電子智能水表讓人皺眉頭

發布時間:2008-06-20 作者: 來源: 瀏覽:1336

      近日,關于哈爾濱市大量IC卡智能水表成廢表的新聞再次引起人們對電子智能水表的關注。有媒體報道,哈爾濱市從1998年開始IC卡水表的試點工作,截至2006年底,總共安裝13萬多塊。但據哈爾濱供排水集團供水公司初步統計,目前哈爾濱市已安裝的IC卡水表中有超過3萬塊成了廢表。

      這不由讓人聯想到幾年前著名的“銀川案例”。銀川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斥資2億元,在全國率先啟動水表改造,淘汰原有機械水表,準備用3年時間全面改用智能水表。然而,后面的新表還沒裝完,前面裝的水表就出現了質量問題。銀川市平均每月至少有2000塊以上智能水表發生故障,自來水公司又不得不部分采用機械水表替換智能水表。

      IC卡水表是一種智能水表,它可以根據水卡內存款自動供水、自動計量,既免去了工作人員入戶抄表的麻煩,也消除了原來一個樓的用戶“大鍋飯”平攤水費的矛盾。這樣一種對居民和供水部門都有好處、又便于節水的先進產品,為什么會被停用呢?

      多年從事計量儀表研發的深圳市興源鼎新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李紅衛認為,不管哈爾濱案例還是銀川案例,從電子智能水表被中途棄用的命運中可以分析出相似的兩個原因:其一,系統設計先天不足,偏離計量機能;其二,責權利關系混亂、計量管理失控。

      據介紹,電子智能水表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我國發展起來的。從節省管理成本、減少人工抄表導致的差錯率以及避免入戶打擾居民的目的出發,國內開始了對住宅用水、電、氣表實現集中抄表的研究。近些年,城市住宅建設的迅猛發展更為電子智能水表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應用空間。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實際應用狀況卻不如人意。

      有居民反映,安裝電子智能水表后,有的卡里明明有錢,卻突然停水;有的IC卡水表電池不過關,使用兩三年后便損壞,造成水表停轉;有的IC卡水表質量不達標,其磁卡插用三四次后便不能再使用。

      李紅衛介紹,從技術上來說,電子智能水表的自動抄表系統是用以累計脈沖表發出的脈沖,通過這種方式實現遠傳,其可靠性取決于脈沖發信表發信、脈沖信號傳輸以及系統計量的可靠性。“現實證明,這些環節的可靠性是無法保證的”。技術原理決定了一旦出現表體自身機械振動、外界電磁干擾、供電問題、表倒轉、信號磁鐵退磁等問題時,表的發信準確性就會受到影響;若脈沖信號傳輸線路出現故障,或者連線質量不好也都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系統計數錯誤;另外,配件產品,如電池、閥門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水表的質量,而我國目前這些配件的質量狀況并不盡如人意。

      由于這些系統設計上的先天不足和質量上的不過硬,用這樣的水表直接作為計量收費的依據,必然招致無窮無盡的麻煩。

      除了技術上的不足,管理上的混亂也是影響電子智能水表發展的瓶頸。哈爾濱和銀川的案例中,都存在廠家收完錢安裝后就走人,水表損壞無人解決的問題。李紅衛分析,由于表、線路、系統設備的歸屬與管理獨立而分散,水、電、氣管理部門,物業公司,開發商,廠家各自的責、權、利關系不明晰,造成過了保質期后維護資金無從落實,致使系統得不到及時的維護與維修,用戶因此失去了保障。

      另一方面,水、電、氣表屬國家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然而由于缺乏技術標準,各檢定機構對抄表系統的首次檢定目前只停留在檢驗脈沖表的機械計量性能層面上,而不對系統做整體測試。但實際的抄表系統,其計量功能需由表、線路、系統設備交互配合才能達到。

      李紅衛分析,要解決電子智能水表系統計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問題,技術突破是前提。她認為,近幾年研發出的一種直讀表及抄表系統,在可行性和適用性方面具有優勢,這種系統或可為電子智能水表系統的推廣應用提供一個好的解決方式。在管理方面,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教授董鴻陽建議,政府應起主導作用,一方面應制定相應政策,予以大力扶持,明確各相關部門責權利;另一方面實行市場準入機制,嚴格把關,實行招投標,并要求中標的廠家預繳一部分保證金,強化監督管理,在保修期內如果廠家出現棄管現象,可將這部分保證金用來維修出現問題的水表,保證項目順利推行。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