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武漢市計量標準質量研究院、武漢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集中掛牌,武漢檢驗檢測認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同時著手組建。隨著“兩院一集團”的組建,武漢檢驗檢測機構迎來重大改革,加大提升生產性服務業能級,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改革主要涉及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所屬的計量所、標準化院、質檢所、特檢所、鍋檢所等5家事業單位,簡稱“四所一院”,改革后整合重組為“兩院一集團”。
本次改革整合原計量所、標準化院、質檢所(市纖維檢驗所)等3家事業單位的公益性職能,組建武漢市計量標準質量研究院;再是整合原特檢所、鍋檢所職責,組建武漢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2家研究院均為事業單位。
然后,以剝離公益性職能后的質檢所為主體,劃入計量所、標準化院的經營性業務,實施轉企改制,再整合武投控集團相關檢驗檢測資源,組建武漢檢驗檢測認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同時適時整合全市跨部門、跨行業檢驗檢測認證資源至該集團,推進集約發展,實現做大做強。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革目的在于,合理區分“四所一院”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業務,突出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重點開展服務基礎民生的工作,為政府履行計量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和特種設備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服務。同時對經營性業務實行市場化運作,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全市檢驗檢測行業做大做強,打造武漢高技術生產性服務業品牌,助力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據悉,組建后的武漢檢驗檢測認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以檢驗檢測業務為核心,涵蓋化工、電線電纜、建材裝飾、家用電器及能效、紅外及工業電熱、紡織服裝、食品及相關產品等九大領域;同時聚焦“965”現代產業體系、五大優勢產業,重點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領域,健全貫穿產品研發、概念驗證、小試中試、產品生產、經營銷售全鏈條全過程檢驗檢測體系,加快推進檢驗檢測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成為集檢驗檢測、計量標準、認證培訓等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生產服務性企業,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武漢全市檢驗檢測機構共計714家,營收為95.34億元,營收過千萬的機構181家。現有國家級質檢中心、計量中心22家,省級質檢中心、計量中心33家。
針對檢驗檢測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全市將立足適配武漢“965”現代化產業鏈圖譜,通過強強聯合,加快建設現代檢驗檢測服務業體系。
計劃到2027年,武漢檢驗檢測機構達到800家以上,省級以上質檢中心、計量中心達到70個以上,檢驗檢測產業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20億元以上,打造“漢檢鏈”平臺,建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服務資源高度聚集、供需對接更加有效的質量基礎設施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