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發布 (2004-08-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2403
“找一個縣界圖,費盡周折,數據還不準確,想做世界一流的科學,難呢!”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研究員劉闖最苦惱的是知識創新缺乏基礎條件。不過,今天她特別高興,從科技部傳來消息,7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由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制定的《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下稱《綱要》)。隨著《綱要》的發布,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基礎性支撐的科技資源將打破封閉,走向共享和開放。
實驗室各自為政,儀器重復購置,數據唯我獨享,造成科研低效重復。長期以來,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仍然存在著薄弱和分散等突出問題,已成為科技發展中的重要“瓶頸”,導致戰略性研究經常受制于人,國家關鍵技術的突破難以實現,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難以形成。
2002年初,科技部啟動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研究工作。隨后,成立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編制工作小組,提出了《綱要》框架稿,并在2003年分別征求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各部門、地方等社會各方面對《綱要》的意見。
“如果說科學研究是鯉魚跳龍門,我們是把水漲高,讓科研人員在巨人的肩膀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笨萍疾扛辈块L劉燕華說,《綱要》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科技發展進入新的模式。他說,以前小作坊式的分散研究,將向集成轉化,形成“集團軍”聯合作戰;科研體系將從個別轉向系統運做,形成積累性的科研體制。
科技部門的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化,從以前的“一肩挑”到“兩肩挑”??項目投入與環境建設并舉。“我們要把投入項目形成的一塊塊磚瓦,通過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蓋成大廈?!眲⒀嗳A說。
據悉,《綱要》明確提出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框架,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內全面推進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目標和任務、建設重點和保障措施。條件平臺主要由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和研究實驗基地、自然科技資源保存和利用體系、科學數據和文獻資源共享服務網絡、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科技環境等物質與信息保障系統,以及以共享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和專業化技術人才隊伍三方面組成。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將貫徹“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針,充分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對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戰略重組和系統優化,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
為確?!毒V要》的順利實施,科技部擬于今年九月召開“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會議”,對《綱要》的貫徹實施進行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