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熱點聚焦

論高質量黨建引領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13 作者:任天爽 來源:廣東省珠海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瀏覽:6699

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錨定了正確的航向。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報告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深刻洞察發展規律、科學擘畫未來藍圖,全面總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是指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 認清新時代的中國特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內涵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現代化經濟產業體系,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筑雄厚的經濟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刻認識和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為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更加精準的依據,推動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高質量發展其顯著特征是:從關注經濟規模和增長過程,轉向關注增長的結果和增長的效益;從片面重視高增長產業,轉向關注產業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們要把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發揮當地的產業優勢,為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貢獻力量。推進新型產業化建設。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當今高質量發展之路已從關注經濟增長的要素投入,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各項制度之間的協調發展。我們要的高質量發展是更充分更均衡的發展,并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平衡。

首先從產業層面上,高質量發展是指產業布局優化、結構合理,不斷實現轉型升級,并顯著提升產業發展的效益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不斷完善發展,形成健全的現代產業體系。尤其是要重視制造業的發展,制造業不但是實體經濟的主體,還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其產業規模反映了當前制造業發展的基礎實力,以及產業體系的完整程度與規模效益。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組織結構日益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合理,并且不斷深化融合發展。

三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是產業實力的綜合反映,是競爭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促進我國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是支撐消費升級的需要,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需要。實現高質量的創新發展,就要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改革開放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其次是從市場競爭上,高質量發展包括一流競爭力、質量的可靠性與持續創新、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與方法

一是具有全球一流競爭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制造業,應具備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競爭力體現在產業能夠在經濟效益、風險防范、管理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始終保持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不斷勝出、持續發展、創造價值;影響力具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在規模實力、區域布局、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處于行業的前列;帶動力體現在制造業是行業發展和變革的引領者,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走在前面,其產業培育與孵化能前瞻性地把握行業趨勢,具有導向性和指引性。

二是保持產品質量的可靠性與持續創新。質量不僅包括產品質量,還應該包括服務質量。堅持“質量為先”,就要提高產品的質量,以及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我國質量總體水平。還要看到,高質量發展一定是由創新驅動的,需以產業為主體,強化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才能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三是具有品牌影響力。從品牌價值看,“中國制造”還未具整體影響力,由于長期強調“質優價廉”的理念,造成“中國制造”的高端品牌不足。在市場層面實現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大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出現,制造業要順應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大趨勢,努力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在產品細節、做工、創新、性能上多下功夫,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珠海市政府以“格力”等名牌為龍頭,帶動行業新增長點的形成,以規模效應,帶動相關配套產業,進而拉動全局,增強了珠海工業的發展后勁。打造了格力、羅西尼、奔圖等高質量企業品牌,鞏固了“世界級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世界打印耗材之都”等城市品牌。相繼設立了“珠海市長質量獎”、申請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并成功獲批、將“質量競爭力指數”指標納入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考核體系等,珠海質量得到快速提升。

四是擁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技術基礎。質量管理包括企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認證與檢測、標準與計量等支撐產品質量提升的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大力推廣“卓越績效”“6S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和現代質量管理理念及方法,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致力于全面提升質量和效益。

二、推動高質量發展之途徑

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今天,我們處在一個機遇更豐富,挑戰更多元化,發展更繁榮的新時期,質量工作擔子更重、責任更大、社會關注度更高。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們深入領會、全面貫徹。高舉中國特色高質量發展大旗,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在思想上行動上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聚焦聚力黨的二十大目標任務,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堅持走中國式市場監管現代化道路,堅持改革創新新理念;緊扣“以民為本”的宗旨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意識,質量監管部門就能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再鑄新的輝煌。

一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促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質量強,則百業興;質量強,則民生安。質量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質量問題關系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國家形象。市場監管部門作為質量工作的主管部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履行職責,把好產品質量關,責任重大。為此我們要:

一要實作風。貫徹落實國家在質量強國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制度,要時刻學習,不斷提高科技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水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理論創新、實踐創先和時代創新。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將黨和政府的重托化作滿腔熱情,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齊抓共建保質量、服務發展保民生。

二要重舉措。在經濟轉型期,我們要破解發展難題、激活發展潛力、實現持續發展,要充分利用質檢技術優勢,推動科學發展,幫扶企業以質求強。深入了解企業需求,不斷開出幫扶企業發展的良方,推出穩定企業運行的良策。把握好監管與服務的平衡點,一方面要激濁揚清,規范市場秩序和企業行為,加速優勝劣汰;另一方面要雪中送炭,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實現扶優扶強,開展為企業紓困解難的一站式服務。

三要勇開拓。要把二十大精神落實到防控風險、確保安全上。隨著全社會質量意識的提高,質量監管事業面臨著“社會關注高、政府要求高、群眾期待高”等問題,面對緊急事、突發事、敏感事,只有不躲閃、不退縮、直面考驗,組織好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加快現代化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制假售價違法行為、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化解好各種風險,贏得群眾信賴。

二是把二十大“改革創新,服務發展”精神落到實處。《詩經》中有句名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其發展而來的文化精神成為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的思想源泉。服務是轉變定位推動轉型的內在要求;創新是促進發展永葆先進的強大動力。著力在改革創新、服務發展、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一要把黨的建設抓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黨是我們履行使命的政治基礎,是把準發展方向的行動指南,更是促進事業興旺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夯實黨建基石,按照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以黨建賦能引領才能推動質量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以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勤于鉆研的工作熱情、求實創新的工作方法、樂于奉獻的工作精神,繼續努力拼搏不懈怠、創新思路不僵化,發揮黨員表率作用把質檢事業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切實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二要搶抓機遇,破解難題,深化高質量改革開放。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貿易創新發展,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向全球中高端進軍。只有增強創新意識,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改革、攻堅克難,以創新的智慧革除弊端、完善制度,才能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采取切實措施,作為主抓質量工作的職能部門,努力把學習的過程變為破解難題的過程,變為創新發展的過程,變為促進工作的過程。通過學習,探索出改革開放的新路子,研究出新對策,開創出新局面; 

三要把人才梯隊建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人才工作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真正做到在質量事業發展中激勵人才,在人才成長中發展質量事業。為此我們要把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提高素質、建設人才隊伍上。擁有一大批政治堅定、士氣昂揚、業務嫻熟的青年后備,是質量工作者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做好青年工作,一方面要揚其所長,要引導青年群體充分發揮自身熱情高、活力足、創新意識強等特點,鼓勵他們多學業務技能、提高服務本領、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補其不足,要了解個人特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將青年放到一線去,砥礪勇氣、鍛煉能力、磨礪意志、增長才干。全面提升質量檢測隊伍的能力和素質研究解決“檢不了、檢不準、檢不全、檢不快”的問題。

三是領會二十大“以民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span>做好各項工作還要緊緊依靠人民,緊密聯系群眾,使質量發展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只有堅持了人民性,才能實現質量工作的價值,才能為高質量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一要樹立為民服務意識。“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耙悦駷楸尽?/span>已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共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要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為人民謀利益。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推動質量事業科學發展,就要引導公眾以質為先。人民群眾直接承受著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帶來的各種效應,也必然成為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離開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質量強國建設將如無本之木、無水之源。

二要增強為民服務本領。為民服務關鍵還需學會為民服務的本領,要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一方面要有親和力。思想上要為民;工作上要惠民;作風上要親民。另一方面要有公信力。要維護公平正義,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做到公開透明。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公開透明運行。堅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想問題、作決策。

三要拓展為民服務途徑。不斷強化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價值取向,把同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實踐中帶頭尊重消費者的利益訴求,暢通12365熱線、門戶網站等監督舉報渠道,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讓公眾成為質量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加大宣傳力度,利用“3·15”、質量月等載體,引導公眾消費“以質為先”,自覺摒棄貪圖小便宜的陋習,增強抵制假冒偽劣商品的意識和鑒假維權的能力,形成有品位有質量的消費觀。

三、當今特色高質量之路重難點及對策建議

當今,質量工作中還存在著部分企業法律意識淡漠;配套制度相對滯后;檢驗檢測資源共享較差的一些弊端。面對以上問題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抓源頭,將質量安全第一道防線筑牢筑實。 以責任落實確保安全。嚴格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抓龍頭,發揮企業質量示范作用抓宣傳,將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抓誠信,建立健全食品生產企業質量檔案和質量信用體系。依靠政府抓質量、抓好質量促發展。
政府及相關部門共同推進質量工作。各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密切聯系,在資源共享、聯合執法、專項行動等方面凝聚合力、通力協作,形成環環相扣的質量監管鏈條。質檢系統的工作就會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理解,形成共促質量的合力,推動質檢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古人云“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痹谑澜绨l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要積極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不畏挑戰、深化改革、勇于創新,鍛造堅強過硬的政治干部,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要務實重效,服務企業質量提升。加強質量免費培訓,在企業中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管理等先進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模式,樹立先進質量管理企業標桿;推廣“質量服務進萬企”做法,推動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提升質量水平;推進質量服務進園區、進社區活動,綜合運用標準、計量、檢測等職能服務園區“雙創”工作;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活動,將質量審批、服務項目搬上互聯網,開展便企便民服務;要廣泛開展“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公共免費檢測平臺、標準咨詢、服務平臺、質量診斷培訓平臺,為小微企業提升質量提供精準服務。 

珠海質量在已建成國家耗材質檢中心、國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電驅動系統質量檢測中心的基礎上一站式服務當地產業發展;由于毗鄰澳門,珠海市處于實踐“一國兩制”的前沿,利用貴金屬及珠寶玉石檢驗省站的技術優勢服務澳門珠寶檢測保障珠澳兩地的繁榮穩定。珠海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保障。

總之,新時期中國特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時代不負奮斗者,砥礪奮斗正當時”。它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浩大的工程,需要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長期堅持,我們要貫徹學習二十大理論精神創新指引偉大實踐,用堅定的改革開放把握時代要求,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我們就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扛起高質量發展的大旗,在新時代“趕考”路上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供稿:珠海市質計所 任天爽)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