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用水、電、氣民用“三表”超過2700萬臺(只),每年強制檢定量達400萬臺(只),如何保障表具使用正常、量值準確?近日,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上海市計量協會牽頭組織編制的《民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計量爭議處置規范》(下稱《處置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成為全國首個民用三表領域規范計量爭議處置工作的團體標準。
5個工作日內回應爭議
在“民用三表”的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溫度、濕度、使用狀況等各種因素引發的爭議時有發生。2021年,全市涉“三表”爭議投訴達萬余件,主要涉及計量失準、費用糾紛、服務質量投訴等內容。
此次推出的《處置規范》,明確提出服務企業應在5個工作日內對爭議內容進行核查,并對用戶給予答復,相較以往各家服務公司不同管理要求有了改善和統一。
引入授權機構實施檢定
過去,全市各供水、供電、供氣服務企業的爭議處置缺乏相對統一的標準,一旦發生爭議,主要由企業自行核實處理。
而《處置規范》明確,雙方可共同委托由市場監管部門授權的計量技術機構開展檢定。檢定結果合格的,費用由異議提出方承擔;結果不合格的,費用由服務企業承擔。檢定費用依據不同表具類型,一般不超過人民幣40元。
問“計”于民
據悉,《處置規范》推出前,市市場監管局協調、組織多次專題座談、研討、現場走訪調研,充分聽取居民用戶、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本市水電氣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最終形成“標準”。
《處置規范》對居民關心的費用退補、檢定時限等做了規定,把專家提出的明確爭議檢定的技術要求等建議也納入其中?!短幹靡幏丁愤€與本市地方標準做了銜接,對計量失準的表具,雙方可依據證書、報告列明的數據,參照本市“民用三表”差錯退補的地方標準直接退補費用。
“民用三表”計量爭議的規范處置,直接關系每一個市場主體和家庭用戶的切身利益?!短幹靡幏丁返某雠_,將推動“民用三表”計量爭議處置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進一步確保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提升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服務質量,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