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熱點聚焦

質檢總局前總工程師劉兆彬在中國計量院的發言 <<關于大計量戰略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7-12-22 作者: 來源:計量資訊速遞 瀏覽:2489
作者介紹:  劉兆彬,中國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
                    北京大學經濟系碩士
                    現任中國質量萬里行協會會長,北京大學質量與法治研究所所長
一 大計量時代的挑戰
1 量值革命
2 量域革命
3 量傳革命
4 量管革命
5 量智革命
二 重新認識計量的地位與作用
1 對科研發展的引領作用
2 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 對國防軍工建設的支撐作用
4 對社會管理的規范作用
5 對國際交往的橋梁作用
6 對政治秩序的維護作用
7 對社會發展文化的提升作用
8 對生態環保和節約資源能源的保護作用
9 對民生計量的保障作用
三 對大計量戰略的幾點建議
1 完善法治,確立計量事業的主體地位
2 制定大計量發展戰略、明確計量興國基本方略
3 改革管理體制,明確大計量主攻方向
4  重塑科學計量格局,明確科學計量聯盟的地位與作用
5 抓好計量教育事業,明確計量文化的重要地位
6 深化軍民融合,明確計量對國防建設事業的支持保障作用
7 深化國際合作,明確計量發展趕超目標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提出一個關鍵詞“算法” 。他認為生物本身其實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當我把“算法”轉換為“計量”一詞時,尤為贊賞他的驚人論斷:世間一切問題都是技術問題,一切技術問題都是計量問題。二十一世紀是由計量主導的世紀。這一論斷,把計量在當代的地位與作用,提到了嶄新的高度。

無獨有偶,日本著名計量史學家巖田重雄則提出:計量乃文明之母,文明始于計量。他在研究人類產生擴散與計數法的歷史時認為:在5-7萬年前,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黃色人種,就完成了從1到10的十進位制數值法。世界現存最早的尺度,是出自中國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年-前1251年)的牙尺和骨尺。因此,他的結論是:古代中國文明就是計量發達帶來胡結果。由此可見,沒有計量就沒有人類文明。

現代中國計量事業的開拓者吳承洛先生,早在1936年就指出:人類所以能說明了自然關系,就是因為人類有計量自然關系的各種標準,所以人類對于自然界的一切知識,都是從計量得來的,計量愈能精準,知識愈得正確。這段話也印證了門捷列夫的名言:“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梢?,計量也是科學之母,知識之母。

八十年后,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對計量的地位作用作了高度概括:在科技迅猛發展的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計量不僅是科學的基礎,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公平貿易的基礎,也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他的論斷是:量值定義世界,精準改變未來。也就是說,世界與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計量的發展所決定的,計量是照亮人類前進方向的一束迷人的光。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計量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們應當認真加以總結,深刻理解,發揚光大。特別是需要循著“計量定義世界,精準改變未來”的思路,深入研究在科技飛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全球化、創新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計量所發生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新挑戰、新思維、新戰略。為此本文提出“大計量戰略”的新概念,旨在深入分析計量在新形勢、新時期、新階段的新地位、新作用、新發展。核心思想是:在充分發揮計量對科學技術、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基石、基本、保障、支撐、支柱作用的前提下,重新認識并制定計量在歷史、當代和未來發展中的主導、核心、領域、引領、促進、規范、提升的重要作用。重新認識并制定劑量的新地位、新價值、新使命。重新認識并制定計量發展的新戰略,迎接計量發展的新高潮,真正實現讓二十一世成為計量主導的世紀。

 
 
                                劉兆彬
                       2017年3月30日于北京 計量院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