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多瑪一早起來在家測量血壓,高壓200多毫米汞柱。她驚出一身汗,趕忙去醫院,可醫生給她量的高壓才160毫米汞柱。這血壓怎么忽高忽低呢?醫生說,多半是你家的血壓計出了問題,與計量標準血壓計計量相差太多。
在近日舉辦的“展望2025??國際計量發展重大挑戰”國際研討會上,勞瑞.盧卡斯博士講起身邊的醫學計量的故事。勞瑞.盧卡斯博士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材料測量所所長,該所主要負責化學、生物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國家級計量標準制定。
這個故事,引起了現場參會者對醫學計量連著生命與健康的關注。勞瑞.盧卡斯說,“醫學界發展方向是精準醫療,面對發展熱潮,要有針對性地部署和規劃。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精準醫療的計量單位的統一,以及國際標準的制定?!?
精準醫療讓治療方案最佳
精準醫療又稱個性化醫療,是指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創新定制醫療實踐。
近年來,以科學診斷和治療為基礎的現代醫療技術,與可精確獲取、處理和分析健康數據的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催生了人們對于更加個性化、精準化醫療診斷的需求,其目標是根據病患個體基因特征及其他分子級別的信息,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更加高效和更為對癥的醫療診斷、治療及用藥方案。
2015年,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準備投資2.15億美元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英國在2012年提出了10萬基因組計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目前已投入3億英鎊。在中國,今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會議,宣布2030年之前我國將投入600億元開發精準醫療市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組織了生物醫藥、生物信息大數據和臨床醫學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國科學院、總后衛生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部門,共同研討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的實施原則、目標及重點內容,謀劃發展戰略。
但勞瑞.盧卡斯說,“中美兩國都在極力發展精準醫療,雖然發展道路不相同,卻面臨同樣的難題?!?/FONT>
有了計量統一才能預測預防
簡單地解釋,精準醫療=基因測序 精準預防 精準治療!
勞瑞.盧卡斯所說的難題是,“這些預測、預防是基于在用醫療設備計量儀器合格率較高,并能確保量值傳遞和檢定數據準確可靠的情況下進行的分析研究。但全球的基因測序儀器、測量標準等沒有統一,計量單位也不一樣?!?/FONT>
據悉,精準醫療的主要步驟,首先是將患者DNA的核苷酸序列通過測序儀檢測出來,組成由A、T、 G、 C構成的序列;其次是基于患者的基因序列結果,通過比對等數據分析找出其基因突變的相關位點,并與其他信息相結合作為個性化診斷、治療和用藥的基礎。一個人類基因組如果以A、T、G、C的方式存儲,大小為3G,其本身就是一個大數據集合,而分析也需要高效的計算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詹啟敏表示:“現代醫學發展到現在有上百年,但是原來給你的信息很少,現在有了很多科學技術的幫助,包括基因組測序、生物醫學分析工具、大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的出現,今天談精準醫學才有可能?!?/FONT>
詹啟敏院士指出,精準醫療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診療方案。這其中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采集足夠的患者們的病史,才能運用分子影響、靶點以及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的方法進行疾病精確診斷、疾病精確分類、藥物精確應用,療效精確評估和療后精確預測等。
計量統一尚需時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劉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醫院數據通過兩個方面產生價值,一是臨床研究,通過回顧或預測尋找規律;二是通過臨床數據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診斷。“我個人認為,醫院的系統化絕對不是移動治療掛號和支付等等,而是所有數據的整合,它能發揮的價值遠遠大于醫院的單一系統?!?/FONT>
不過,中國特色的精準醫學和美國版的精準醫療,都離不了計量與標準。
“互認工作執行情況并不理想,重要原因之一是許多重要參量沒有計量標準或量值溯源體系。實現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互認,必須依靠計量的支撐。這樣,統一量值、統一溯源,檢查、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才能得到保證,才有可能實現互認。”勞瑞?盧卡斯說。
記者獲悉,單以目前國內情況看,用于檢查血液、體液、微生物等項目的儀器設備,并沒有被納入國家強檢計量器具目錄。是否對設備進行定期計量校準,完全取決于醫院有關負責人對此的重視程度。
一位從事醫療器械檢驗工作的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這些設備很多是進口的,廠家會為醫院提供用于設備校準的標準物質,從而保證設備在各自獨立系統內具有溯源性。但檢驗結果互認,則要求完全打破這種各自為政的模式,必須把各醫院的設備置于統一的溯源體系中,從而實現檢驗結果的互認?!?/FONT>
一份檢驗結果在國內尚且難互認,那么國際的互認、統一標準難度就更大了。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2015年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全體大會上說,雖然計量是關于測量的科學,但它不同于測量,而是實現單位統一、保障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它的目的是確保測量結果準確。
支樹平透露,質檢總局將緊盯國際發展前沿,緊貼產業發展趨勢,緊扣科技發展需求,加大對計量前沿研究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把計量納入國家和地區發展規劃。
對于精準醫療來說,這無疑是個利好,但愿這一天早些到來。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