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國計量工作

2024年,北京計量工作這么干!

發布時間:2024-03-07 作者:中國計量雜志2024年第2期 來源: 瀏覽:2663
202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全國各地、各行業的計量主管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高質量發展計量需求,持續加強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以精益求精的計量精神破浪前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計量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為更好發揮計量基礎保障和支撐作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2024年計量工作怎么干?讓我們聽聽全國各地、各行業計量主管領導的心聲—— 


2024年,北京計量工作這么干!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
寄語————————
堅持首善標準,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首都計量力量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北京市計量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入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優化計量制度設計,攻關基礎前沿計量技術,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提供強有力的計量支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首都計量貢獻。

統一思想和行動,形成計量工作合力
以實施《北京市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方案》為抓手,統籌各行業領域計量工作,充分發揮發改、科技、財政、經信、稅務等部門政策資源優勢,強化生態環境、交通、水務、電力、燃氣、熱力等領域計量支撐作用,凝聚合力,以首善標準推進新時代首都計量工作高質量發展。

提升計量創新能力,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發揮在京計量科學研究機構、國家級和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科研技術優勢,在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加強關鍵共性計量測試技術和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研究,研發創新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與裝備,探索開展智能、遠程、在線測量技術研究,推動研究成果在京落地應用。發揮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平臺、主陣地作用,在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醫藥健康、氫能等方面開展計量創新研究,加快計量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數字計量基礎設施建設,在精準醫療、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開展計量數據研究與應用,爭取獲批建設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助力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構建產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計量技術創新生態,為產業發展提供產業鏈計量技術創新服務和系統化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為企業、高校院所進行產品研發、技術驗證等提供計量測試服務。鼓勵企業圍繞重點領域計量創新需求,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計量資源,開展前沿計量技術創新攻關,積極參與計量技術規范制定,引領產業發展。

調動計量資源,服務高精尖產業發展
發揮國家級、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作用。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產業計量需求對接,調動各方計量資源和力量為產業鏈企業提供計量測試分析服務,助力北京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深化北斗導航應用計量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衛導慣導組合導航計量標準,為數字城市建設、機器人、無人駕駛等重點工程及行業應用提供計量服務。完成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北京)驗收準備,制定出臺石墨烯粉體材料光學法粒度測量、石墨烯散熱片熱擴散系數測量、石墨烯材料吸波和屏蔽效能校準等計量技術規范,針對新材料研發和性能評價開展計量測試。加強生物醫藥、航空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等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推動完善立足北京、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的產業計量測試體系。
發揮計量對質量強鏈的基礎支撐作用。聚焦智能機器人與自動化成套裝備產業,深入了解產業鏈測量需求,調研產業鏈計量支撐能力,調動各方計量資源和力量為產業鏈企業提供計量測試分析服務,助力北京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優化完善計量政策環境,出臺相關措施助力企業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增強計量意識,提高計量水平,更好發揮計量支撐、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完善能源計量和碳計量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全面落實《北京市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建設碳計量管理、服務、監督體系,發揮計量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技術支撐作用。強化能源計量技術支撐,在新能源應用、生態環境監測、用水計量、碳計量以及高校、醫院等公共機構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計量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提升能源計量基礎能力。發揮碳計量中心、能源計量中心作用,圍繞節能環保、智能制造、新型電力等北京綠色產業發展,聚焦碳排放監測、節能降耗、精準碳計量等領域開展先進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制定發布計量技術規范,促進相關領域節能降耗增效。強化能源計量管理,對食品、藥品領域重點用能單位持續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和監督檢查,督促指導用能單位建立現代、科學、高效的能源計量管理體系。推進能效水效管理制度實施,組織開展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抽查、標識符合性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虛標能效水效等級、虛假宣傳能效水效標識等違法行為,引導社會公眾進行綠色消費。

推動計量高效管理,提高民生計量保障水平
推進城市智慧管理。加強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推動充電樁遠程風險監測,督促各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維單位加強管理,落實主體責任。開展出租車計價器在線檢定研究,加強道路監測、車端計程計時設備計量準確性監督,助力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加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服務計量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計量儀表智能化升級改造,開展智能、在線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探索開展貿易結算計量器具智慧計量試點。
有力有效保障計量檢定和開展民生計量領域監督檢查。深入推進加油機作弊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加油機作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基礎信息管理,督促加油站、眼鏡制配場所、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醫療機構、出租汽車經營者、賓館飯店、物流企業、涉糧企業等重點單位落實計量器具管理責任,督促新設立的企業單位及時進行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報檢。對甲烷測定器、壓力計、血壓計、粉塵濃度測量儀開展計量器具型式批準一致性驗證監督抽查,對食品、化妝品、農資等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監督抽查,對計量標準、計量單位使用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深入推廣誠信計量建設。持續開展計量誠信網絡平臺治理,宣傳誠信計量典型案例,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組織實施《商品交易場所公平秤設置與管理規范》,引導和監督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等依據標準設置公平秤導向標志和位置標志,加強公平秤管理維護,服務消費者對公平秤“易找、易用、易訴”。
優化營商環境。將計量工作進一步納入市綜合監管體系,推動在重點領域試點開展綜合監管。釋放機構改革效能,加強市、區、所三級市場監管聯動機制建設運行,推動市場監管所有效開展計量器具監督檢查、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檢查等計量執法檢查工作。依托國家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開展北京市計量器具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實現計量強制檢定和計量器具監督閉環管理。探索非現場監管方式運用,依托數據平臺加強對超期未檢計量器具的監測與預警。

共建共享計量成果,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落實《關于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計量支撐體系的若干措施》。立足京津冀計量工作基礎,在計量政策研究、計量科技創新、技術機構發展、計量標準建設、計量規范共建、高端人才培養、監管執法交流等方面加強協同和互聯互通,切實打破地域限制,提升京津冀整體計量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圍繞京津冀三地優勢產業集群,在生物醫藥等領域建設區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共享計量服務優勢和資源,助力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發揮華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作用。強化京津冀晉蒙計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共享、優勢互補、共研共建,聯合開展計量技術研究和交流合作,研究計量科技項目管理辦法,推進華北大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建設華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信息平臺,開展區域性計量比對活動,完善區域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共同推進華北地區計量事業協調發展。

強化量傳溯源體系與基礎能力建設,夯實計量工作基礎
加強北京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全生命周期管理。圍繞產業發展、醫療健康、生態環境、城市精細化治理等方面的測量需求,研究出臺工業中控系統設備電參數測量單元在線校準、核酸快速檢測儀校準、固定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校準、智能電表遠程校準等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積極參與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定。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和能力提升。嚴格落實《北京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用于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建設指導性目錄(試行)》,持續穩定投入計量基礎設施資金,支持計量領域應用研究、實驗室條件提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保障法制計量監管和量傳溯源體系有效運行。重點建設總有機碳分析儀檢定裝置、電動汽車充電樁校驗儀檢定裝置、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校準裝置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組織開展加油機、電子秤計量比對工作,滿足開展基礎性、公益性量值傳遞與溯源服務需求。
強化計量事業發展人才支撐。依托高校、職業培訓機構、學會協會等社會組織,組織開展計量業務培訓,培育“專業+計量”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加強計量師注冊管理,優化注冊計量師許可辦理程序,開展注冊計量師“雙隨機”監督檢查。發揮計量專家智庫作用,為計量政策制定、技術研究論證、技術規范制定等提供智力支持。
組織開展計量科普宣傳活動。宣傳現代化計量理念,提升社會對計量支撐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民生福祉的認知,引導公眾正確使用計量單位,積極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工作氛圍。
加強行風建設。提升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工作作風,公開透明辦事,便民高效服務,嚴格規范監管,公正文明執法,提升計量檢定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