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計量事業取得新進展 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處長 劉建軍
一、計量精準抗疫,助力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計量系統快速響應,深入一線、主動對接、精準服務,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疫”,提供了強有力的計量保障。一是主動安排。第一時間制定下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計量保障工作通知》,對疫情防控計量技術服務工作進行周密部署。二是科普宣傳。制作發布篩查用紅外體溫計實用手冊和科普宣傳片,對紅外體溫計基本知識、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普及宣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我局制作的《如何正確使用紅外體溫(額溫)計》視頻,經推薦參加科技部組織的全國科學防疫科普微視頻優秀作品征集活動。三是精準服務。開通了疫情防控設備檢測業務綠色通道,做到隨時送達、隨時流轉、隨時出證;搭建了計量服務交流平臺,利用河南計量工作群等媒介,對基層技術機構進行指導和技術解答;四是助力復工復產。按照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立足職能,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實際問題,進一步細化計量保障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全省計量工作戰線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省計量院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王曉偉同志被總局表彰為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個人、孫曉全等8名人員受到個人嘉獎。據不完全統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出動計量人員2.6萬人次,服務醫療衛生機構3616家,公共場所8266家,檢定或校準溫度計量器具和其他醫用計量器具2.1萬臺(件)。服務企業復工復產1.2萬家,為企業檢定計量器具24.7萬臺(件),減免檢定/校準等費用1500多萬元,為疫情防控交出了一份滿意的“計量保障成績單”。
二、加強計量機構能力建設,優化量傳溯源體系
大力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意見》,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的通知》,指導各地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充電樁、眼鏡制配等領域急需計量標準建設。全省受理計量標準613項,其中新建計量標準162項。將全省2719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納入全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信息查詢系統,并向社會推廣標準查詢小程序,更好地使計量標準服務社會公眾。
進一步提升了計量檢定機構技術能力。全省對46家計量技術機構進行了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了計量檢定機構的計量行為,提高了計量檢定機構的工作質量。組織開展了電能表、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計量比對工作,確保其量值準確可靠,有效提升了計量機構技術能力。
強制檢定工作有序開展。各市、縣按照省局工作部署,結合各自實際,抓好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備案和強制檢定業務管理系統平臺應用工作,目前河南在全國位列第七位,初步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企業少跑路,方便快捷、便民高效的工作目標。
加強計量技術人員考核與發證工作。全年開展計量專業項目考核400余人次。積極協調省人社廳發布2019年二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考試合格分數線,2019年我省共通過335人,資格證實現了電子證書管理,考生可通過河南政務服務網直接打印。積極與人社部門溝通協調,及時頒發一級資格證書,2020年全省共發放一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50份。
三、開展計量監督檢查,維護經濟社會計量秩序
眼鏡制配場所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和“回頭看”。共檢查眼鏡制配場所1797家,監督抽查計量器具6158臺(件),整改284家,查處29家,處理涉及兒童青少年投訴舉報1件,培育計量誠信示范單位179家。
加油站計量專項監督檢查行動。組織開展了全省加油站“雙隨機、一公開”計量專項監督檢查行動,共檢查550家加油站,檢查加油機1922臺,省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當地市局對問題加油站進行了督促整改及后處理。
商品包裝計量監督專項抽查。共抽查流通領域商品包裝117個批次,其中飲料酒31個批次;茶葉16個批次;化妝品32個批次;保健食品11個批次;加工農副商品27個批次。所抽檢流通領域商品的包裝空隙率為93.2%,包裝層數合格率為100%。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專項抽查。全省共分4個組,由開封、新鄉、周口市檢測中心和省計量院承擔相應的抽查工作,全省共抽查生產領域企業374家,抽查定量包裝商品1551個批次。其中凈含量標注合格1513個批次,合格率為97.5%;凈含量檢驗合格1510個批次,合格率為97.4%。
集貿市場(農貿市場)計量監督檢查。全省共檢查集貿市場413家,檢查發現未強檢計量器具501臺(件),超檢定周期計量器具472臺(件),檢查不合格計量器具156臺(件),未設置公平秤集貿市場26家。針對發現問題,各地依據相關法規進行了整改和處理。
計量單位使用情況專項監督檢查。對全省45家報社、5家雜志社和6家電視臺計量單位使用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檢查率為65%;受檢產品總數673,不合規產品數量153,出錯率22%,檢查結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面向社會公布。
壓力儀表風險防控監督檢查。對2035家使用單位的壓力表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檢查壓力表14560塊,對8家存在問題企業持續跟蹤,限期整改。
四、深化計量服務,推進產業計量體系建設
一是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全省系統通過現場調研、問卷調查、專題座談等方式深入開展企業計量工作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在計量技能培訓、研發設計生產全生命周期計量測試、儀器儀表檢定/校準、企業測量管理體系建立等方面的困難。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走訪和調研企業1624家,組成計量服務隊210個,幫助企業解決868個問題、建立計量標準137項、完善測量管理體系204家。
二是深入推進工業企業提質增效。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2家單位入選總局計量助推企業提質增效典型案例,省局在“5·20世界計量日”活動期間進行了集中宣傳,分享計量助推企業提質增效的案例經驗和典型做法。
三是持續加強制造計量器具企業監管。嚴格執行“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許可,依法加強監督抽查,督促制造企業按照新的型評目錄,規范生產過程、做好技術管理、提高計量器具制造水平,2020年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批準121家。
四是加大了產業計量測試體系建設。轉發了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家磨料磨具產業計量中心(鄭州)圍繞產業計量測試技術難題,突破并完成3項技術瓶頸問題,開發了4項新測試方法,已先后為100余家企業提供了計量測試技術服務。開封市加大河南省特種設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建設力度,投資300余萬元進行了設備采購及實驗室改建,已建成計量標準28項,基本達到省級計量中心驗收條件。2020年年末總局新批籌我省籌建國家氣體傳感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鄭州)。
五、強化能源計量工作,服務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繼續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根據《關于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的通知》,全省對列入國家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的897家重點用能單位進行能源計量審查,省級層面組成四個審查組對66家單位進行了能源計量審查。
二是全面開展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檢查。省級共抽查家用電冰箱生產企業6個,抽取樣品13臺套, 1臺不合格,合格率為92%。抽查房間空氣調節器生產企業2家,抽取樣品10臺套,合格率為100%。市縣級重點對標識標注符合性進行檢查,全省共抽查家用電冰箱銷售者972家,抽取樣品3234臺套,能效標識標注合格率為99.9%;抽查房間空氣調節器銷售者868家,抽取樣品3177臺套,能效標識標注合格率為100%;抽取坐便器銷售者896家,抽取樣品2917臺套,水效標識標注合格率為96.4%。
三是積極服務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是積極參加國家對省政府能耗“雙控”和碳排放強度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不斷擴大能源計量影響力。二是做好能效水效領跑者工作,向國家推薦開曼鋁業(三門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為水效“領跑者”,駐馬店市白云紙業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為省級水效“領跑者”,河南孟電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為省級能效“領跑者”;鄭州市投資5340萬元建設高新區大氣污染防治時空精準監測系統項目,對轄區污染物開展溯源核查工作,實現了排放源的精準溯源。省計量院成立省級環保計量檢測中心,建成國內領先的標準微粒表征檢測實驗室,并獲批為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六、“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豐富多彩
省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在河南日報專版刊登署名文章。制作了計量宣傳畫冊和《“計”筑商基
“豫”貿全球》《精準計量 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專題宣傳片,通過媒體循環播放,全省各大權威媒體、報刊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推廣宣傳,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安陽市邀請11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織開展了“你點我檢”活動,三門峽市在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觀察》開展了“政策解讀在線”訪談,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據不完全統計,“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期間,省級以上媒體報道宣傳33次,全省系統共發放宣傳資料、公益短信12.8萬份(條),制作科普主題宣傳視頻28個,發布425次,舉辦講座、報告、培訓、論壇、競賽比武等活動400余次,提供咨詢服務8020人次,免費檢測血壓計、電子秤等便民計量器具近4萬臺(件)。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2-13
2021-11-29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