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計量,大生態。計量藍圖的繪就,目前已經成為浙江省全面落實國家能源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和保障。
為此,浙江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不斷強化頂層設計、突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出能源計量服務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新模式、新路徑,不斷深化能源計量工作體系,著力發揮能源計量在節能減排、提質增效中的基礎支撐作用,以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進一步增強浙江經濟質量優勢,為實現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供給新的動能。
筑牢能源計量陣地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能源計量是評價能源利用狀況、依法實施節能監督管理的重要基礎和手段,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有力支撐和保障,更是促進政府與企業雙向有機交流的重要橋梁。在浙江,能源計量工作已經成為政府各相關部門之間的發展共識,逐漸構建起了一個科學、嚴密的精細化管理網絡,推進著能源計量服務向全過程、綜合性、智能化轉型升級,引領著各行各業向著綠色發展不斷挺進。
2017年省政府明確將健全能源計量體系的4項具體指標納入對各市政府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又在省政府層面正式建立了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召開了18個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首次會議,明確了發改、經信等部門的能源計量工作職責,初步形成了政府領導、分工協作的能源計量工作機制。與此同時,浙江省還不斷加強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區域之間的協作,積極構建統一協調、運行高效、資源共享、多元共治的能源計量協同發展機制,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保駕護航。
“能源計量工作舉足輕重,關乎著企業生產方式、效能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斷增強能源計量服務意識,抓好能源計量審查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有效地引導社會和企業向著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園區不斷發展?!闭憬≠|量技術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浙江省超額完成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達的名單為1220家,實際完成1500余家,培訓企業能源計量管理人員達5000余人次。2016年,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通過首輪審查的重點用能單位進行“回頭看”,抽查企業377家。2017年,結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又在印染、造紙及公共機構中繼續組織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工作,共審查重點用能單位308家。
為進一步提升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浙江省還創新推進“雙隨機”抽查,將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用能產品能效標識使用納入全省質監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了被檢查單位和檢查人員隨機生成庫。
重拳之下方見成效,能源計量審查促進了企業對能源計量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水平以及企業能源計量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讓整個制造行業煥發出新的生機。
運用計量技術手段
助推產業提質增效
浙江省是塊狀經濟特色明顯的地區,紡織、印染、造紙等傳統產業十分發達,但經營管理比較粗放、能耗較高,其內生性的高污染、高能耗問題急需通過技術改造、管理改進加以解決,這為能源計量工作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指導下,浙江省能源計量技術聯盟應運而生,以紡織印染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計量人才、技術優勢,積極探索紡織印染業智能、綠色、集聚發展之路。通過現場調研、駐廠蹲點、原材料分析、幫助企業梳理生產流程,浙江省能源計量技術聯盟相繼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方案,為傳統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對于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嘉興印染業,重點以減排為突破口,其制訂了基于染缸自動配比物聯網技術等自動化綠色生產改造方案,涉及11個系統改造項目。目前,企業已投入1000萬元用于染色機更新和場地整理,下一步將進行智能化改造;對于以園區集中為主的紹興印染業,它則以節能為主攻方向,提出通過“計量 標準化”手段,將試點成果固化下來,制定綠色印染團體標準,設定企業的能耗限額準入門檻,倒逼企業改造提升,現已形成《印染行業綠色生產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和《印染企業系統能量平衡計算方法》等兩個省級地方標準。
可以看到,通過嘉興、紹興兩地近一年的實踐,浙江省如今已經逐步形成了“技術改造、工藝(流程)優化、試點帶動、標準(規范)引領、打造品牌”的能源計量服務傳統產業的總體路徑,并有不斷擴大輻射范圍的趨勢。據介紹,在印染產業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浙江省在8個市同步推進造紙、醫藥化工等6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作,以計量技術手段助推傳統產業節能降耗、提質增效,落在了實處。
優化計量服務平臺
全面供給計量支撐
計量技術手段的運用,是走好質量和效益發展之路的關鍵基礎。而如何讓企業能夠更快、更好地獲取相應的計量技術手段支持,成為浙江計量服務升級優化的一大方向。為此,浙江省大力搭建能源計量服務平臺,以各類活動為有力載體,進一步建立供需對接平臺、零距離服務平臺、咨詢服務平臺等,優化能源計量服務平臺功能,完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實現能源體系的交流互通、運行高效、資源共享。
通過平臺建設,浙江省卓有成效地健全了能源計量“政產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機制,促進了相關技術創新與成果的加速轉化,以解企業燃眉之急。譬如“計量助力創新驅動服務質量提升供需對接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口。該活動于2017年6月份啟動,具體由省質監局重點選擇“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業、上市公司以及行業龍頭企業組織進行詳細的計量測試需求征集,再借由來自國內頂尖計量科研院所、高校的特邀專家、服務機構與企業在現場面對面的交流和對接,有效地為40多家企業解決了技術問題。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與會代表表示:“這次活動幫助我們解決了企業節能降耗改造過程中蒸汽流量參數問題,真是一場及時雨!感謝這個平臺,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充分地與國內外一流計量技術資源直接對話交流,這難能可貴?!?/FONT>
放眼浙江,各地也在積極組織計量技術機構進廠入企,以解決企業計量技術難題,將零距離服務的平臺做大做強,為企業帶來了福音。嘉興市計量院深入企業,現場指導嘉興市新大眾公司圍繞印染企業智能數控化改造項目,制定《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印染企業智能數控化裝備改造方案》,實現預期污水處理穩定性由80%提升至95%以上,管理人員由原20人減少至4人,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200萬元/年;紹興市柯橋區質檢所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要求,按照企業規模、產品類別、管理水平及定型機用能覆蓋方式等不同,選取15家代表性企業進行基礎能耗測試,測定檢測單元車間的能源消耗、每種規格坯布百米重量、每種規格成品門幅的能耗檢測數據,并提出百米印染布能耗標準值,并為園區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節能降耗方案,提供能源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測試及能源評估、能源評審等服務。
與此同時,咨詢服務平臺也在進一步完善,全省計量技術機構充分利用開放實驗室及微信公眾號、電子郵箱、熱線電話等方式,全天候為企業提供服務,隨時接受企業及消費者對能源計量技術問題及社會關注的節能環保問題的咨詢。據統計,截至2017年,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浙江)已接到各類技術咨詢達300多個。
無計量,不節能。
新經濟形態下,浙江省鏗鏘前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砥礪進取,銳意進發,以能源計量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優化續寫著新的時代精彩,未來還將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工作,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助力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美麗浙江”建設繼續提供有力的計量支撐和保障。
我們,拭目以待。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