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一文讀懂計量在港口能源物流產業中的應用和作用

發布時間:2021-11-06 作者: 來源:計量服務中小企業平臺 瀏覽:2713

近期煤炭價格上漲等原因導致印度、黎巴嫩等國家或地區“限電”“停電”,燃油短缺導致英國大片加油站“無油可加”,天然氣價格飆升大大增加了歐洲消費者的財政壓力......能源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原動力。

常見的能源可來源于太陽能量(煤炭、石油、天然氣、可燃薪材等)、地球自身的能量(地熱能、原子核能等)、天體引力的能量(潮汐能等)。由于地質等原因,世界各國或地區存量的能源極不均衡,如中東地區原油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而整個西半球才占1/4。能源分布的不均以及加工技術的差異,催生了能源產品在不同地區之間流動。能夠以物流形式進行輸運的能源主要是來自太陽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可燃礦物及薪材等生物質能。在各種途徑的能源物流中,通過港口完成能源產品流通是一種重要的方式,由此形成港口能源物流產業。

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涉及能源產品從到港后/離港前的裝卸、存儲、運輸、貿易、計費等過程,屬于GB/T 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專業技術服務業中的計量服務范疇,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市監計量〔2020〕72號)提出優先規劃建設的現代服務業的重點領域之一。

現今,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引領下,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既要“增速”——運用先進技術手段保障能源產品快速順暢流通,更要“提質”——提升物流過程控制精度,把控能源產品數據精準計量,通過產業計量測試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印發《關于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的通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關于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指出,要“構建國家產業計量服務體系”和“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構建國家計量科技創新體系”。在構建產業計量服務體系中,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體系建設勢在必行,構建以量值工藝為基礎的產業計量測試是港口能源物流產業實現創新與突破的關鍵之舉。

計量精準提速港口能源產品流通

港口能源物流中的單次物流量可達30萬噸以上,一次運輸量巨大,而靠港時長、裝卸時長直接關系物流成本、港口運轉效率,因此,港口能源物流產業參數測量的首要要求是快速測量。但由于港口能源物流過程中涵蓋了容量類、流量類、溫度類、壓力類、質量類、熱量類、成分類等多類別參數,各參數測量方法、測量要求也多種多樣,使得參數測量效率慢,且容易產生貿易糾紛,給能源產品的快速流通造成較大困難。

傳統計量在服務港口能源物流產業中,只是把量值通過各級計量標準傳遞到工作用的計量器具,屬于器具管理計量,對于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提速增效方面發揮效益不明顯。

計量如何精準服務港口能源物流產業?這需要把計量測試嵌入到能源物流全過程,實現物流效率不斷提高,降低人工參與物流過程數據決策程度,提高產業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例如,當前復雜艙容測量一般通過容量法或幾何法完成,其中容量法需先清艙后滿艙再清艙,幾何法要大量測量及計算以剔除艙內附件和船位傾側修正,計量測試時間長、效率低,這與港口能源物流產業發展趨勢不相符,需尋找復雜艙容快速測量方法以減少船期延誤等影響。

再如,管道運輸是港口能源物流的一種重要運輸方式,管線中的流量、壓力、溫度等儀表需定期拆卸送檢,耽誤管線正常使用,同時頻繁拆卸還會引起安裝效應,影響物流數據的有效性。運用先進計量設備和前沿測試技術可實現對儀器儀表的動態測量、在位測量,并通過多參數測量、歷史數據分析等手段實現儀表自校驗,保障管道運輸高效、可靠。

此外,通過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精準傳感器”計量技術,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對產業參數的影響,獲取精準的產業工藝參數等信息。在現代智慧物流中,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了一張張功能各異的監控網絡,數據之間的耦合分析,可以幫助技術人員及時預警可能發生的問題或發現已經產生的問題癥結,助力尋求有效疏通方案,避免“一處堵、處處堵”。

綜上所述,通過計量測試數據把港口能源物流產業“看清楚”之后,我們也能夠把物流環節“理得順”,把物流過程“疏得通”,這樣才能讓港口能源產品高效、可靠流通。

計量助推港口能源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產業發展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急需提升物流過程自動化、系統化、智能化程度,這就需要計量測試為港口能源物流全過程提供精準數據,實現港口能源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依據GB/T 9109.5-2017《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動態計量 第5部分:油量云計算》,我國要求港口流量計的基本誤差要控制在±0.1%~0.2%,綜合計量誤差不能超過±0.35%,而有些國家或地區要求不超過±0.5%就可以接受。以30萬噸的單次量計算,誤差量可達±1500噸??梢?,在追求能源產品高速通關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為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提供精細化計量,可為貿易雙方帶來不菲的收益。

再如,大宗油品管道發貨時,管道內殘余油品體積是影響發油體積的重要因素。如某油庫的發油管道管徑為1m,管長5km,架空鋪設,管道中間有十幾個高低起伏“幾”字型,發油后,發油管道與發貨油罐間的閥門一旦打開排氣,當天一般都有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油品回流至油罐內。若在下次發貨時,將發油管道按全實的狀態進行計量,則會造成實際發油體積不足。此外,大型儲罐內的油品密度會呈現分層,若以單一密度進行計量,容易產生較大誤差,而當前油品分層密度的計算是通過分層采樣合成計算,受采樣位置、方式等因素影響較大。

以上種種,都是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將計量服務的范圍拓展到能源物流的全過程,能夠使企業在生產活動中獲得科學、準確的數據,并使這些數據得到正確的應用,最終達到提質增效、產業結構升級,進而提升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構建國家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服務體系

廣東作為全國大陸岸線最長的省份,高度重視并大力發展港口能源貿易及物流產業,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批準在廣東省廣州市籌建國家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屆時,中心將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按照國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要求,以全國港口能源物流產業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和支撐港口能源物流產業發展為使命,以提高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堅持逐步成型、分段實施的原則,把中心建成一個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測試能力全面、軟硬件水平先進的國家級實驗平臺,同時圍繞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和運行能力等,為全國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提供覆蓋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全溯源鏈的計量測試服務和開展前瞻性的計量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運用,為港口能源物流產業提供“定制化”計量測試技術方案,并聯合港口能源物流產業相關行業單位,牽頭搭建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聯盟,構建系統化、整體化的國家港口能源物流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