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助推環保精準監測

發布時間:2021-11-10 作者: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 瀏覽:4506

2020年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項目入圍項目連載7


“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助推環保精準監測示范項目


一、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株洲供電分公司簡介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株洲供電人公司擔負著株洲市城區及所轄四縣(市)的供電任務,供電區域面積11262平方公里,供電區域人口401.63萬;現有主業職工1652人,供電服務職工1406人。在株洲市委、市政府和省電力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國網株洲供電公司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湖南省電力公司安全工作優秀單位、技術監督優秀單位、年度安全目標獎,獲評湖南省電力公司供電服務指揮體系建設優秀單位,“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獲國網青創賽銅獎并被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報》全國推介,首獲“湖南省模范和諧勞動關系企業”稱號。

圖1  國網株洲供電公司全景圖

二、項目實施背景

十九大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然而,隨著工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目前排污企業現狀是點多面廣,尤其是重點污染源的排污口和環境治理設施,傳統的監管手段僅有定期巡檢和群眾舉報,難以實現有效監測;二是部分企業為躲避環保部門執法,選擇在夜間加班加點生產,環保設施運行處于停運狀態,難以對企業實現精準鎖定。

“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項目全國首創性地開辟了利用電力數據進行環保監管的新模式。主要以環保設備用電負荷的實時監測,通過采集現場環保設備用電情況、企業用電負荷等基礎數據,再對數據進行深度關聯分析,實現了企業環保設備運行情況的精確監測,解決了當前排污企業點多面廣難以精準監測的難題;開創性利用企業晝夜用電負荷不平衡度判斷方式,精準鎖定夜間生產型企業,解決了此類企業難以鎖定監測的問題。

三、具體創新措施

由于企業的生產必須使用電力,而且絕大部分的環保設施運行均需要使用電力才能正常維持運轉。利用企業的生產用電、環保設施用電,加上電力企業大面積使用的遠程抄表技術,完全可以實現企業環保的實時監測,全面掌握污染企業環保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況;另外,企業的生產負荷隨著生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生產量的大小可以較為直觀反映在用電負荷中,利用企業晝夜負荷大小,基本可以鎖定夜間生產型企業。再通過環保部門的現場核查、執法等方式實現企業環保的監管。

1.首創負荷對比法監控環保裝置開啟情況

在需要監測的排污企業的環保用電設備前電源處,增加安裝相應的用電計量裝置,采用智能電能表配合采集終端方式。通過電力信息采集技術實現對環保設備用電情況進行不間斷的采集接收,實現對環保設備用電遠程監測。截至目前,已完成株洲地區200多家重點企業227套環保電能計量裝置安裝工作,已經覆蓋了株洲城區大型生產企業。

環保用電設備的計量表計接入到環保系統數據中臺,同時將環保系統數據接入到電力公司數據中臺,并結合營銷檔案、用電信息采系統用戶負荷情況,通過環保設備運行狀態與企業整體用電情況進行大數據比對分析,來判定企業整體的生產狀態與環保設備運行的狀態是否相一致。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原理結構圖詳見圖2,“負荷對比法”監測原理圖詳見圖3。 

圖2  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原理結構圖

 

圖3  “負荷對比法”監測原理圖

2.首創晝夜負荷不平衡法監控夜間偷排行為

針對環保難以精準定位環保設施開啟狀態的問題,以及硬件設備暫時未全部覆蓋的情況下,利用晝夜不平衡度算法,對未加裝環保監測設備的排污企業開展夜間異常監控。由于加裝監測設備(環保設備用電電能計量裝置)無法在短時間實現全部覆蓋,對于這一類企業采取用電負荷晝夜不平衡度的方式進行分析。通過對電力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采集到的企業周期內用電負荷數據進行分析,精準計算每一個企業的晝夜負荷及晝夜負荷不平衡度。對不平衡度進行排序,基本篩選出不平衡度過高的企業;一是對初步篩選的名單,根據企業的用電類別進行再次篩選,將照明類、商場類、辦公類等用電類別去除;二是通過企業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及其他、居民照明、非居民照明等電價信息進行二次篩選。經過兩次篩選基本能挑選出環保部門所需的偷排企業清單。原理圖詳見圖4。

圖4  “晝夜不平衡”監測原理圖

四、項目取得成效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加強了環保監管的力度,縮短了環保監管周期,使得生產企業環保秩序比之前更加規范,極大的提升了監管能力。即對排生產企業產生了震懾作用,促使其自覺遵守環保要求,及時開啟環保設備,大幅度降低了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量。同時,也是為環保部門提供了環境污染企業治理、飲用水源保護等快速、便捷的監察手段。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基本可以鎖定異常企業,不需要安排人員進行拉網式的排查或開展大型的突擊檢查活動。通過監測異常、分析派單、核查執法等過程,有目標的點點開展核查執法,大大降低了環保異常發現成本,有效提高了環保監管的效率效益。

1.取得的效益

株洲供電公司將“電力大數據”應用到“環保監管”工作,在全國屬于首次應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全新的挖掘。過去企業的環保設施運行情況,需逐戶現場核查,投入人力物力很多,但效果不明顯。而“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讓企業的非法行為完全暴露大數據之下,系統運行期間共發現企業環保治理設施用電量異常58次,監測能力達100%;晝夜用電不平衡度分析突擊行動中,共計現場核查10家企業,其中9家存在問題,精確率達70%,環保部門責令整改2家、停產整治3家、立案處罰4家,共處罰金189萬。

圖5  系統監控分析圖

圖6  現場聯合檢查

2.案例實踐推廣情況

(1)對供電公司內部,該項目參加了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大數據競賽現場發布,取得了現場6個發布項目最高分;國網科技部、寧夏公司、陜西公司等單位到株洲進行項目交流活動。

(2)得到省市環保部門、株洲市政府的高度肯定。由株洲市何朝暉副市長親自主持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并做了重要講話,強調通過運用“電力大數據+環保監測”模式,全面構建環境監管立體網絡,倒逼排污企業自覺履行環保職責。省、市環保部門等多次到株洲供電公司調研,深入了解該項目情況,對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

(3)2021年該項目進一步推廣。1月15日株洲市舉辦“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改革創新成果推介會,“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平臺4.0版本正式上線,結合智慧株洲平臺、湖南省電力公司大數據平臺、株洲市環保設施監控平臺等,對企業環保設施用電量進行全面監控、自動預警。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株洲市市長給予該項目高度的肯定,將研究推廣株洲的成功經驗,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管水平不斷提高。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