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基于物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

發布時間:2021-09-06 作者: 來源:供稿: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 瀏覽:2210

2020年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項目連載4

基于物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示范項目


一、漢諾威智慧能源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簡介

漢諾威智慧能源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清潔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圍繞著能源市場中高能耗用戶側“冷、熱、電、氣、水”的高效節能與清潔化、智慧化利用,為工業園區、礦區、公共建筑、商業建筑提供從項目設計、產品制造、系統集成到落地實施的整體解決方案,構建了“基于多能互補聯供系統的生態環境大數據服務”全產業鏈;2011年以來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儲能、絕熱及太陽能綜合利用、大數據等重大科技及產業化應用課題15項,形成核心發明專利技術、軟件著作權六十余項。

2016年以來先后獲得內蒙古發展改革委、住建廳、國家科技部、內蒙古科技廳多個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多能互補清潔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國家級眾創空間”。

公司擁有完善的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擁有太陽能熱利用工程設計/施工A級資質,并獲得了中國CQC首個光熱工程節能認證。

2018年,公司承擔建設的《基于多能互補聯供系統的生態環境大數據服務平臺》被國家發改委列入《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重大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2019年,公司《基于物聯網控制的儲能式高效太陽能工業熱利用系統》入選國家工信部“節能之星”推廣目錄;2020年,公司《太陽能采暖、制冷、熱水多能互補系統》入選國家住建部《工業化建筑標準化部品與構配件產品目錄》。2020年《基于物聯網控制的儲能式太陽能+多能互補智能系統》榮獲年度中國僑界貢獻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產品制造、施工建設、項目運維相關的質量管理、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環境保護、節能管理以及進出口權等行業全套資質,在業內太陽能光熱,能源資源環境大數據應用領域具有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

2020年5月20日,公司“基于互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項目獲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聯合認定的“2020年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項目”殊榮??赏苿涌稍偕茉垂嵊嬃繉m椣到y納入國家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助力構建國家可再生能源供暖大數據監測平臺,加強可再生能源供暖計量數據監測、分析研判、預測預警和考核評價,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二、項目實施背景情況

2019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中指出:“鼓勵重點用能單位逐步接入其他能源品種數據,督促重點用能單位完善能源計量體系,開展覆蓋全部資源消耗的綜合監測管控系統建設,最大程度整合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統或控制系統,為本單位節能挖潛、降本增效提供支撐”。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現狀及問題:(1)當前我國北方部分區域冬季取暖及熱水使用能源仍然以燃煤為主,燃煤鍋爐供暖存在著能耗偏高、污染排放嚴重、環保不達標、運行管理模式粗放等諸多問題。(2)部分地區推廣“煤改電、煤改氣”后項目運營成本偏高,用戶普遍不可承受,急需要整體產業升級,用太陽能等永續能源部分替代電和氣,降低社會整體能耗;(3)分布式“多能互補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在技術層面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尚不完善。一是缺乏太陽能光照輻射風力、氣候在線實時數據支撐作為項目前期精準設計依據、二是缺乏智能傳感、太陽能精準熱回流控制和在線監測遠程校驗等節能硬件設施以及多能流互補切換過程控制等人工智能軟性數據算法關鍵技術;三是缺乏計量儀器為數據采集支撐的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四是缺乏設計標準、施工技術規范及項目能效達標的驗收標準。(4)缺乏支撐多能互補全面推廣應用的能源資源計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第三方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多能互補典型示范對分布式能源市場機制培育的引領作用分析。以多能互補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依賴于最先進的信息技術,采用智能化監控、網絡化群控和遠程遙控技術,實現現場無人值守。同時也依賴于以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為主體的能源社會化、市場化專業服務體系來實現運行維護以保障各能源系統的安全可靠,這是多能互補的分布式能源得以持續推進的基礎設施保障機制。

三、計量技術創新

1.以精準能源計量數據為基礎,實現基于太陽能+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的多能互補系統集成創新及應用

“基于互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通過多元化清潔能源的“源-網-荷-儲”優化配置、協同供給和智慧調度,實現了供熱生產和消費側負荷預測、多能流能量管理、能耗實時監測、故障預警分析、用能系統設備智能控制和優化調度、能效實時在線評估等功能;模塊兒化迭代數據分析形成了集中統一的信息化管理應用,并首次在“太陽能+多能互補供熱系統提出了基于實時能源數據計量的費效比、逐時、單日、周、月、季度、年度平均及任意兩個時間點的COP大數據計算方法和能源計量遠程核證方法;構建了一套智能化、精細化、可視化的能源管理運營體系和能源管控量化指標體系,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客觀科學的綜合評價指標,本項目通過新技術新產品的集成創新應用,提高了清潔能源供暖效率,實現了系統整體能效提升3-4倍,COP大于12.77,突破了傳統用電壓縮機技術極寒天氣能效低于1的困境;

2.強化計量數據應用,通過智能化計量器具實現“監、管、控、調、統”功能,按需精準施“測”,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創新性的實現了網格化、精細化的能源計量服務新模式

“基于互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突出智能化計量器具的應用,通過智能化計量實現多能源的數據實時在線采集、能耗實時監測、分布式智能控制和數據實時統計分析,為太陽能清潔能源供暖全鏈條精準管控提供了技術和管理信息化手段,同時系統可根據不同項目特性實現了結合儲熱、熱泵、電鍋爐、燃氣鍋爐等多種清潔能源接入,并具備電力需求側智能調峰管理、能源費用計量結算交易等功能。平臺的研發應用將形成了太陽能供熱多能協同管控體系、能源管理與服務應用系統、智慧能源云平臺及軟硬件集成等解決方案和平臺信息化產品,其創新點在于基于技術產品、整體解決方案和具體項目案例應用構建形成了太陽能熱利用能源計量服務新模式。

四、項目取得成效

神東煤炭集團石圪臺煤礦通過實施“基于互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供熱項目替代原有燃煤鍋爐房供熱,滿足了場區全天候用熱需求,減少了礦區的燃煤使用,降低了礦區的化石能源消耗總量,實現了零碳化、數字化礦區。項目改造之前,全年熱水耗電量大約為6244055千瓦時;項目改造后,每年節電在5648466.25千瓦,節電比例90%以上;系統靜態投資回收期約2.3年。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石圪臺煤礦日產400噸熱水煤炭鍋爐“基于物聯網控制的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力工程大數據計量與能效評估系統”改造現場

 通過計量裝置及大數據計量方法,可以將全國礦區、高能耗、重污染工業園區、低碳綠色建筑、公共建筑、商業建筑、鐵路、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區域的節能減排潛力、“雙碳、雙控”指標都挖掘出來,實現單位能耗GDP的大幅提升;同時可以帶動我國鋼鐵、鋁業、玻璃、水泥、儲能材料、太陽能集熱器產業、傳統電力電氣、數據中心、計量儀器儀表等傳統行業向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傳感系統、5G新基建、能源、產業數字經濟等高精尖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