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的世界首臺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在軌近兩年時間里完成了全部既定測試任務,實現3000萬年誤差小于1秒的預定目標,將目前人類在太空的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至2個數量級。這一成果24日發表于英國《自然?通訊》。
在微重力環境下運行高精度原子鐘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對基本物理原理開展驗證實驗,也可發展更高精度的導航定位系統。
據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專家介紹,該冷原子鐘實現了天穩7.2乘以10的負16次方的超高精度。這是空間冷原子實驗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空間超高精度時間頻率基準的重大需求以及未來空間基礎物理前沿研究奠定了基礎。
冷原子鐘是把原子某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信號作為參考頻率輸出信號的高精度時鐘,同時利用激光使原子溫度降至絕對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級躍遷頻率受到更小的外界干擾,從而實現更高精度。
?。玻埃保赌辏乖?,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并順利進入運行軌道。由中科院牽頭負責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14項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其中包括世界首臺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