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武漢市質量強市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質監局主辦2018年第3期“質量公益大講堂”,計量專家、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專題講座時說,武漢是我國中部的重要城市,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科技人才資源雄厚,傳統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門類齊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在此疊加,這些都為計量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大有可為的空間,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歷史進程中,武漢市的計量工作有責任走在全國前列。
武漢市被國家列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在支撐“中國制造2025”方面,武漢計量起著什么樣的作用?方向認為,現代計量是成形于現代工業,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制造業在工業領域處于核心的地位,是國家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計量是工業的“眼睛”,只有能夠測量的東西才能被制造,只有能夠被精確測量的東西才能被精確的制造。從原材料的質量檢驗到生產工藝過程的控制,再到出廠產品的合格檢驗等等,整個產品從發明到制造到出廠,每個流程、每套工序都離不開計量,都需要大量的計量器具和數據為之提供保障??梢哉f計量水平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工業產業的發展質量。要想促進整個工業質量水平的提升,不斷破解制約工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瓶頸,使經濟保持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升國家的整體測量能力,構建國家的先進測量體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國際計量的重大變革,國際計量單位制將重新定義,計量技術體系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變革,世界測量技術的規則肯定會要重構,由此帶來的影響應該說是廣泛而深刻的,也為解決傳統測量體系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和發展的機遇。
方向說,這一次計量變革的動力,是量子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結合,變革的核心就是計量單位的量子化和量值傳遞的扁平化。聽著很抽象,其實計量單位的量子化就是以量子技術和基本物理常數為基礎,對國際計量單位制進行重新定義,通過全面采用量子計量基準,大幅度提高測量的精度和穩定性,其實前面和現在反復提一個概念,就是單位制變革、國際計量的變革,其實核心技術就是用量子技術重新定義國際計量單位,包括時間的秒,長度的米,溫度開爾文等等。實際量值傳遞的扁平化是通過量子計量基準與信息化的結合,就有點像我們所謂的“互聯網”,其實這個量值傳遞的扁平化是“互聯網”一個非常好的在計量領域的詮釋和體現。它的結合會使量傳的鏈條更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測量的結果更準更穩,從而實現先進計量技術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推動國家測量能力的提升。
方向表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將在科研開發、技術轉移、能力提升、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與武漢加強交流與合作,使武漢量傳溯源體系、計量監管體系和計量誠信體系更加完善,計量技術水平更加提高,計量服務能力更加齊全,計量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使國家院先進的計量技術、裝備資源和相關科技能力在武漢地區落地應用。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