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開展星載銫鐘用國產玻璃微通道板材料的工程化研制與應用驗證,此舉將突破國產銫鐘壽命過短的瓶頸,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銫鐘長壽命與高性能,使“北斗三號”衛星定位系統具備更高的定位精度、更高的自主運行能力以及更好的全球定位能力。
工程銫原子鐘具有相當高的精度,相當于五萬年不差一秒,在地面守時鐘中,銫鐘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在衛星導航系統中也有廣泛的應用。203所研制的星載銫鐘,打破實驗室最后一公里,不僅在實驗室達到指標要求,而且能夠實現工程化,依靠本項目完成國產玻璃微通道板的工程化研制及應用驗證,實現軍用關鍵材料進口替代,并具備工程化能力,最終實現在“北斗三號”星載銫鐘上的應用。
項目研究將突破離電轉換技術、高信噪比技術和長壽命技術等關鍵技術,通過銫束管地面綜合考核驗證試驗,實現在“北斗三號”上的裝機使用,將銫原子鐘用國產玻璃微通道板材料技術成熟度大幅提高。
203所是國內唯一具有氫、銣、銫三種原子鐘研制生產能力的單位,在星載原子鐘的設計和研制方面,203所具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和研制能力。我國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均搭載著由203所研制的星載銣鐘,始終穩定可靠地在軌運行,創造了所有批次零事故的運行記錄,星載氫鐘也在北斗二代二期試驗衛星上得到了成功驗證。目前,203所正在進行星載銫原子鐘的研制攻關,已經完成原理樣機的搭建,并且已經開展高性能守時型銫原子鐘研制攻關。本項目研究成果將在“北斗三號”系統的導航衛星上得到應用,同時也可以推廣到地面守時銫鐘、國防軍事時間頻率系統以及科研、通信等民用領域銫鐘上廣泛應用,為我國時間頻率建設領域的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