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德國專家:創新不僅是發明創造 (2004-10-2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儀器信息網 瀏覽:1265
為什么德國的火車表面看上去像鏡子那樣光潔?正是光學專家一次次不厭其煩地改進測量技術才實現的,而他們運用的原理卻與我們是完全一樣的。昨天,在上海理工大學召開的中德微納米技術研討會上,德國專家以新技術介入,在老原理框架內實現質量新突破的做法給與會中國學者帶來強烈啟發:創新并不是一味地發明創造。 在中德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下召開的這次研討會,吸引了包括歐洲納米中心主任在內的9位德國納米專家。聽了德國亞琛大學蒂洛教授的報告,上海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教授鄭剛感嘆道:“汽車、火車表面光潔度的誤差已經很小了,他們用的是大家都知道的老原理,但是使用了新器件以后達到了新的精度?!? 鄭剛認為,中國研究者對創新的理解相對狹隘,對老原理缺乏“精加工”意識?!捌鋵崉撔虏灰欢ㄒl明一種全新的東西,在老成果基礎上取得突破和改進同樣是創新?!比A中科技大學的一名教授形象地打了個比喻:打掃房間別人用30分鐘,你能用15分鐘打掃完就是創新,“不要眼高手低,總是希望搞大發明,納米這個領域哪有那么多新創見?” 一個德國教授讓自己的博士生去改進齒輪箱里潤滑油的配方,在中國研究者眼里,潤滑油是很老的東西,認為現有的潤滑油用上就行了,把精力都放在汽車齒輪箱上,但是這個德國博士只要把配方更新一點點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 德國人這種研究態度背后是他們精益求精的精神,鄭剛對此深有體會,“他們在老的領域中一直鉆研下去,把所有的問題搞清楚,一旦出現新器件新裝置,就馬上運用上去。中國學者興趣轉移比較快,研究到一定程度就放棄了?!? 先進國家的儀器不斷更新,技術含量一點一點提高,而我們必須不斷花大錢購買,以跟上世界最新的產品質量標準,這種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對此,與會的中國專家呼吁,國家應對工程應用領域的技術創新給予更多關注?!皣覍υ紕撔乱恢北容^重視,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對技術創新更多支持,中國眾多工程應用型學校也應立足于技術創新,而不是一味地尋找新創見?!?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