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

測謊儀其實是“測真儀” 準確率達到98% (2004-09-2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新聞晚報 瀏覽:1416
  隨著測謊技術的不斷成熟,測謊已經不再只是刑事判決的輔助手段,它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現實生活。   再過10天,新一批由武伯欣親手培訓的40名犯罪心理測試技術與偵察審理高級講習班的學員將悄悄走向公檢法各偵察、執法機關。   如此低調,是因為他不想讓原本用于公安破案的“利器”像心理咨詢一樣在全國“遍地開花”,“但愿這不是又一個‘潘多拉魔盒’?!?   武伯欣   武伯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和犯罪心理測試技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特聘教授,深圳市人民警察學校特聘教授。   -揭秘 準確率達到98%   一臺筆記本電腦大小的白色機器、幾根連接手部、胸部的導線,這樣一個小機器能讓所有的謊言一攻即破?   武伯欣笑了笑說,不能說所有的謊言都能夠攻破,應該說,在已經確定的嫌疑人范圍內,基本上通過犯罪心理的這種測試,能夠把他找出來。   武伯欣對于“測謊”的提法諱莫如深,他說,從根本原理來說,這種技術應該叫測真,測的是犯罪嫌疑人真實的心理痕跡,他不一定說謊,甚至可以不說話?!霸谔厥馐录l生之前、過程、或者之后,也包括測試上,他的系統的心理活動,都會有特定的反應。實時同步地把它記錄下來以后,就可以進行分析判斷?!?   這種儀器也應該叫心理測試儀,它能將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動放大出來并將它們準確地記錄。   一個小儀器,如何測真?武伯欣說,主要的指標有三:皮膚電阻、呼吸和血壓。   “即使是學過氣功的人,可以對脈搏進行調節,但呼吸和皮膚電阻很難調節?!蔽洳琅e例,比如說晚上突然看到前邊有光,走著走著,沒有注意的情況下,馬上就一身汗,這是不自覺的,控制不了。   目前,武教授正在蘭州面向公檢法人員開設犯罪心理測試技術與偵察審理高級講習班?!斑@是我們舉辦的第15屆講習班,每屆的人數都在40人左右。過分地仰仗儀器,不重視人的培養,失誤就很難避免?!蔽洳勒f,技術的成敗,人占7分,儀器只占3分。   “測真雖然表現在測試生理反應,但這種生理反應是由心理反應帶出的?!彼f,因此,測真技術的成功,主測人是關鍵。   每次測試所設計問題,要對涉案人員的犯罪心理動態進行分析,動態地把握作案人獨有的一些心理行為的痕跡,到發案環境當中去把握,找尋那些無辜的人不可能有的心理痕跡。武伯欣總結,要切中要害,讓他不得不有所反應。   “一旦切中要害,他在心理上有觸動了,這時候,他的反應值會非常突出,盡管他有思維的對策、其他的對抗,都無濟于事?!?   從1992年武伯欣接手第一起案件至今,已參與了900多起案件的偵破,有11000多人接受過測試,就無辜和涉案人的區分,準確率達到98%。   武伯欣強調,測真技術只能由公檢法、國家部隊等偵察、執法部門這些國家法律允許的部門使用,測試人員必須有從事心理測試資格證書、經過正式培訓、在有關部門允許的范圍內操作。“測真技術如果像之前的心理咨詢一樣‘遍地開花’,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危害?!?   -現場 “測謊”讓罪犯低頭   [事件回放]   2000年12月19日晚,廣東省某市一處居民小區里發生了一起兇殺案,一戶居民男女主人均在家中客廳里被殺。18歲的女兒也在自己的房間內被砍身亡。   [測試經過]“這起謀殺案是你干的嗎?”   “不是?!薄白靼笗r間是在晚上10點鐘前嗎?”   “不知道。”這并不是一場警察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審問,事實上,警方證據不足、犯罪嫌疑人一問三不知,偵察工作陷入困境。2001年2月10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心理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顧問武伯欣風塵仆仆地趕來。   11日晚8點,廣東某市公安局一間不大的測試室內,犯罪嫌疑人方某正在接受“測謊”。   說話間,方某的雙手腕和胸部被戴上了導線。當武伯欣讓方某雙手放松平放在椅子扶手上時,他突然發現方某的手掌心里已滿是細汗了。   “作案時間是在晚上10點鐘前嗎?”方某的皮膚電曲線猛地一下高了上去,在持續了10秒鐘后才緩緩回落下來。   “女主人是給作案人沖茶了嗎?”、“作案人是把死者女兒房門撞開的嗎?”隨著一些關鍵目標題的出現,方某的脈搏、呼吸和皮膚電曲線都驟然上升,但所有的問題,他都回答不知道。   “死者女兒喊了嗎?”屏幕上的呼吸曲線并未升高,反而下降并長時間保持平行狀態。   武伯欣笑了笑想:“他開始屏住呼吸干擾提問了?!彼疽鉁y試人員停一下,十幾秒鐘后方某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就在這一瞬間皮膚電曲線驟然升了上去。   5分鐘后,第二遍測試開始,這次武伯欣親自用普通話提問,問的卻還是那一套題。每當問到涉及案件過程中細節的題時,方某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的曲線都會驟然升高。由于第一遍測試使方某記住了某些關鍵目標題的位置,在第二遍提問中竟出現了“超前反應”。   在第二個問題尚未提問時,方某的幾條曲線一下子升了上去,持續保持在緊張狀態,直到他對第二個問題答了一聲“不知道”后才緩緩降下。   “案犯是10點前作的案嗎?”方某脫口而出:“是?!痹捯魟偮?,于是又馬上接上一句:“我聽別人說的?!痹诖撕箨懤m出現的關鍵目標題回答過程中,方某竟忍不住5次做了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解釋。   測試結束了,計算機圖譜上目標題對應位置反映出的曲線峰值,對應率竟高達90%以上。   武伯欣當場向方某宣讀了《犯罪心理測試技術圖譜評判分析報告》:“經同一套題重復測試,發現方某對全部涉案目標題有顯著相關特異心理生物反應。   據此,可認定方某系如上案件的現場作案人。”   方某長出一口氣,頭低了下去,下意識地伸出了雙手。   -新聞會客廳 存在法律空白?   上海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院長王俊民介紹:“我們所說的‘測謊’實際是心理鑒定,它的證據表現為鑒定結論?!辫b定結論是測試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但這種說法并不準確,確切地說,這是一種專家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對測謊技術的司法解釋是:鑒定結論只能作為審查其他證據的輔助性手段,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由于證明標準不同,“測謊”在民事案件中的應用更加廣泛。“刑事案件的證據標準是排除合理懷疑,而民事則是提供優勢證據,測謊在民事中的優勢可見大得多,使用概率也高得多。”   1998年,由于測謊儀“說謊”,昆明民警杜培武被誤判殺人一案讓許多人對測謊可信度大打折扣,甚至認為測謊技術遭遇法律空白。王俊民教授表示,所謂的“法律空白”并不空白。國家司法部早在2000年及2001年先后出臺3部法律規范,對司法鑒定人員資質、鑒定機構、鑒定程序做出規定,心理測試也適用。   測謊技術的使用有三大前提:被測人必須自愿接受測試,除非涉及刑事案件,任何人不能強迫他人接受測謊,否則,即構成對人身權的侵犯;專業人員專業性、司法公正性高;鑒定結果只作為審查其他證據的輔助性手段,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測謊走火入魔?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顧駿不禁長嘆一聲:現代人已經走火入魔了!   “測謊儀只是一個工具,我們用它來為自己創造方便?!鳖欜E說,如果這個社會中人與人是互相信任的,那么這個測謊儀就不會有市場。正是這個荒唐的現象提醒我們,我們的社會正在遭受不信任危機。   曾經有人問馬克思,你最能容忍的缺點是什么?他說,是輕信。其實,信任是最好的防范方式。   “我們不能通過人與人的長期交往判斷真偽,卻將希望寄托在測謊儀上。如果真要有一個機器,我希望有的不是測謊儀,而是一個測試我們是否心理變態的機器。”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